时间: 2025-05-04 14:5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52:49
戌邕溃卒导蕃夷,闻说衡湘被祸奇。
群盗忍残胜业柏,六丁应护中兴碑。
赭君山木渠何罪,招国殇魂鬼亦悲。
早晚岳云俱汛扫,挽天河水洗疮痍。
戌时的湘江溃堤,士兵引导蛮夷入侵,
听说衡阳和湘江遭受了奇特的灾祸。
群盗残忍无情,胜过了昔日的繁荣,
六位天神应当来护卫这中兴的丰碑。
赭君山的树木又有什么罪呢?
招唤着国家殇亡的灵魂,鬼魂也感到悲伤。
早晚岳云都会被雨水冲刷,
挽回天河的水来洗涤这伤痕与创痛。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字德裕,号天隐,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皇帝的器重。他的诗歌多描写历史、政治和人事,风格沉郁悲凉,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悲剧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沦陷、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与忧虑。
《上十四吟十首》中的这一首,深刻反映了诗人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悲痛与愤怒。诗歌开篇便提及“戌邕溃卒”和“蕃夷”,暗示了外族入侵和内乱的双重危机。诗人用“闻说衡湘被祸奇”暗示着战乱带来的不幸和巨大的灾难,给人一种紧迫感和无奈的悲哀。
在描写群盗的“忍残”时,诗人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还通过“胜业柏”的意象,将自然与历史紧密联系,表现出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痛心。接着提到“六丁”,暗示了对神明的呼唤,企盼能有神灵来庇护国家,这种情感更增加了诗的悲壮感。
“赭君山木渠何罪”则是对自然的叹息,诗人感慨即使是自然界的存在也难逃战乱的枉屈,显示了人类历史的悲哀与无奈。最后两句“早晚岳云俱汛扫,挽天河水洗疮痍”则充满了希望,期待着通过自然的力量来洗涤战乱带来的创伤,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重建家园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然的反思,展现出对历史的沉重感和对未来的渴望,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家国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戌邕”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衡山 B. 湘江 C. 长江
“六丁”在诗中代表什么?
A. 战士 B. 神明 C. 盗贼
诗中“赭君山木渠何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然的无辜 B. 历史的辉煌 C. 战争的胜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刘克庄的诗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而杜甫则是对家国的直接关怀。两者都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上十四吟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