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瘿盆》

时间: 2025-05-19 02:00:39

诗句

瘿盆生以丑自鬻,突兀当轩耸群目。

海蛙门怒腹斡张,耆交蟠蛰鳞鬐秃。

昔时仙客浮孤槎,波痕渍朽成凹洼。

蜀都买卜置之去,乐来流落严遵家。

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

况为饮具承欢娱,未必蟠根胜珠玉。

不若刳为太古尊,满斟明水羞百神。

凷桴苇筌芦忠信,坐使风俗还深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2:00:39

原文展示:

瘿盆生以丑自鬻,突兀当轩耸群目。
海蛙门怒腹斡张,耆交蟠蛰鳞鬐秃。
昔时仙客浮孤槎,波痕渍朽成凹洼。
蜀都买卜置之去,乐来流落严遵家。
谁逢好事得宝蓄,裁供盥濯真可辱。
况为饮具承欢娱,未必蟠根胜珠玉。
不若刳为太古尊,满斟明水羞百神。
凷桴苇筌芦忠信,坐使风俗还深淳。

白话文翻译:

这盆子虽然长得丑陋,却以此自卖自夸,矗立在门前,吸引众人的目光。
像海蛙一样的门,愤怒地鼓起肚子,老朋友们像蜷缩的鱼一样,鳞片光秃。
曾几何时,仙人乘着孤舟漂浮而来,波痕淹没,逐渐形成凹洼。
在蜀地买下来之后,它被放置在这里,乐于流落在严遵的家中。
谁能得到好运,拥有这块宝物,居然用来洗手,这实在是可耻。
更何况它是饮器,用来取乐,未必比根本上胜过珍珠玉器。
不如把它雕刻成古代的酒尊,盛满清水,让百神感到羞愧。
用苇子编织的筌和芦苇,忠诚可靠,让风俗回归淳朴。

注释:

  • 瘿盆:一种形状奇特的盆,指外形丑陋的器物。
  • :出售。
  • 突兀:高耸而突出。
  • 海蛙门:形容门的样子,像海蛙一样。
  • 耆交:年长的朋友。
  • 蟠蛰:形容像蜷缩的鱼。
  • 仙客:指神仙或有仙气的人。
  • 孤槎:独自的浮筏。
  • 波痕:波浪留下的痕迹。
  • 蜀都:指四川的都城。
  • 严遵:人名,指严遵的家。
  • 宝蓄:珍贵的物品。
  • 盥濯:洗手。
  • 太古尊:古代的酒器,象征尊贵。
  • 凷桴:用竹子编成的器具。
  • 深淳:淳厚,指风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及哲学家,以其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其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哲学等方面,风格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上盛行对器物美丑的讨论及其价值的反思,反映了作者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尤其是对器物功能与审美的辩证关系。

诗歌鉴赏:

《瘿盆》这首诗以一件丑陋的器物为切入点,深刻地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开篇便以“瘿盆”自我贬低,形象地展现了它的丑陋与不被重视,然而它依然能够吸引众人的目光,这或许暗示了不以外表判断事物的深刻道理。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对“海蛙门”和“年长朋友”的比喻,诗人进一步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社会的浮华。

诗中提到的“仙客浮孤槎”,引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时间流逝,这些美好逐渐被遗忘,剩下的是对物质的追求与对精神的忽视。诗人以“蜀都买卜”来反映人们对器物的追逐,却又通过对“盥濯”的嘲讽,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屑。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提出了一个反思:与其将此盆用作饮具,不如将其改造成古代的酒尊,盛满清水以羞辱百神,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此处不仅是对器物功能的重新审视,更是对传统文化和风俗的呼唤,强调了保持淳朴之风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两句通过对“瘿盆”的描述,表现了外表的丑陋与对人们注意力的吸引。
  • “海蛙门”与“耆交”则用以象征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的复杂性。
  • 诗中提到的“孤槎”和“波痕”,引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盥濯”一词则是对物质追求的讽刺,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 最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呼吁人们回归质朴的生活方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瘿盆”比作社会的丑陋面,揭示其内在意义。
  • 拟人:赋予“海蛙门”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物质的反思与对精神追求的强调,呼唤人们珍视传统文化与淳朴的生活方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瘿盆:象征着外表的丑陋与内在的价值。
  • 孤槎:代表着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百神:象征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瘿盆”象征什么? A. 社会的浮华
    B. 内在价值
    C. 物质追求
    D. 传统文化

  2. 诗人对“盥濯”的态度是: A. 称赞
    B. 讽刺
    C. 中立
    D. 忽视

  3. 诗中提到的“孤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忧伤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司马光与杜甫在对待物质与精神的态度上,司马光更为关注物质背后的精神内涵,而杜甫则更多描绘社会的苦难与人情的冷暖。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司马光传》
  • 《中国古代器物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植灵寿木 零陵春望 掩役夫张进骸 郊居岁暮 溪居 柳州峒氓 种树郭橐驼传 雨晴至江渡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首·其四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晋阳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哑哑学语 食字旁的字 探问 人满之患 谷字旁的字 郑草 石字旁的字 旷若发矇 肀字旁的字 黍酏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遗艺 吁吸 鲸呿鳌掷 可开头的成语 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介书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