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9:40
从丘十四借韩文二首
作者:黄庭坚
吏部文章万世,吾求善本编窥。
散帙云窗棐几,同安得见丘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章的推崇与渴望,尤其是对丘迟的作品的向往。诗中提到吏部的文章代代相传,诗人希望能寻找到好的版本来研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他的书籍散落在窗前的书架上,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到丘迟的作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魁,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被誉为“诗书画三绝”。他是苏轼的好友,诗风受到苏轼影响,兼具豪放与细腻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对古文的研究和追求之际,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学的渴望和对丘迟的崇敬。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对于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这首诗虽短,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对古代文人的追思。开头提到“吏部文章万世”,显示出诗人对古代文献的敬重与珍视,尤其是吏部所保存的文书,象征着文人对历史的继承与责任。接着“吾求善本编窥”,则表达了他对古籍的渴求,体现出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与对文化精髓的追寻。最后两句通过描绘书籍的散落,传达了一种无奈与期待的情感,暗示着文化的流失与失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丘迟作品的向往,期待在浩瀚的书海中再次发现那些珍贵的文学遗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古代文人的追思与对文化遗产的渴望展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知识的追求,反映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吏部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一个官署
C. 一种书籍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丘迟是谁?
A. 一位书法家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画家
答案:B
诗人对古文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渴望与尊重
C. 轻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作品与苏轼的诗歌相比,均表现出对古文化的珍视,但黄庭坚更注重对古籍的研究与探讨,而苏轼则多了一份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相映成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