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题虎邱剑池壁》

时间: 2025-04-26 16:21:54

诗句

虎阜峰头,铁花绣、幽崖壁缝。

传说道、剑池之下,阖闾遗冢。

龙骨已沉王霸业,鱼肠不作嬴秦供。

问凿山、着意苦搜寻,成何用?

清冷水,空复涌。

崚嶒石,徒自耸。

又真娘瘗玉,墓松遥拱。

此日酸心当日事,古人陈迹今人恸。

恸兹邱、儿女共英雄,都是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1:54

原文展示:

满江红 题虎邱剑池壁
作者:范安澜〔清代〕
虎阜峰头,铁花绣幽崖壁缝。
传说道剑池之下,阖闾遗冢。
龙骨已沉王霸业,鱼肠不作嬴秦供。
问凿山着意苦搜寻,成何用?
清冷水,空复涌。
崚嶒石,徒自耸。
又真娘瘗玉,墓松遥拱。
此日酸心当日事,古人陈迹今人恸。
恸兹邱儿女共英雄,都是梦。

白话文翻译:

在虎阜峰顶,铁花装饰着深幽的崖壁缝隙。
传说剑池之下埋藏的是阖闾的遗冢。
龙骨已经沉没,王霸的事业早已不再,鱼肠剑也不再供给给嬴秦。
我问凿山的苦心去寻找,究竟有什么用呢?
清冷的水,白白地涌动。
崚嶒的石头,徒然高耸。
还有真娘的玉石被埋,墓松遥遥地守护。
今天的酸心正是往日的事,古人的遗迹让今人感到悲痛。
今夜为邱儿女与英雄共鸣,都是一场梦。

注释:

  • 阖闾:春秋时期的吴国国君,因其统治时期的辉煌而被后人铭记。
  • 龙骨:比喻王权的象征,沉没意指失去王朝的辉煌。
  • 鱼肠剑:古代名剑,象征权力和英雄气概。
  • 真娘:指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或指代某个历史人物的遗物,寓意深远。
  • 酸心:指对历史的感慨与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安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追忆。其诗风多为沉郁、悲凉,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在历史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吟咏古迹,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过往英雄及其成就的追忆与反思。

诗歌鉴赏:

《满江红 题虎邱剑池壁》是范安澜对历史的深情回望,诗中用生动的意象和悲凉的情感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无情。诗的开头以“虎阜峰头”的壮丽景象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人类历史的渺小。接着提到“阖闾遗冢”,暗示了失落的王朝与英雄,历史的辉煌已成过去,令人感叹。诗中反复提及的“龙骨已沉”、“鱼肠不作”,通过象征手法传达出对权力与英雄的惋惜,揭示了历史的无常和人们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接下来的“问凿山着意苦搜寻,成何用?”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探寻与思考,暗示了对历史的无奈。最后部分“恸兹邱儿女共英雄,都是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结合,展现了一种对英雄梦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情对比。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失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虎阜峰头,铁花绣幽崖壁缝:描绘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神秘幽静的氛围。
  • 传说道剑池之下,阖闾遗冢:引入历史典故,暗示历史的沧桑。
  • 龙骨已沉王霸业,鱼肠不作嬴秦供:比喻权力的衰落,表达对英雄成就的感慨。
  • 问凿山着意苦搜寻,成何用?:质疑历史遗迹的价值,表达无奈。
  • 清冷水,空复涌:象征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
  • 崚嶒石,徒自耸:描绘大自然的伟岸与人类的渺小。
  • 又真娘瘗玉,墓松遥拱:引入历史人物,表达对过往的追忆。
  • 此日酸心当日事,古人陈迹今人恸:强调历史的遗留与个人情感的共鸣。
  • 恸兹邱儿女共英雄,都是梦:表达对英雄的追思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骨已沉”比喻历史的衰落。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清冷水、崚嶒石等自然元素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出人们对英雄的追忆与对过往辉煌的无奈,同时引发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阜峰:象征壮丽与不可攀登的历史。
  • 铁花:象征坚韧与美丽,寓意历史的印记。
  • 龙骨:王权与英雄的象征。
  • 鱼肠剑:象征权力与历史的辉煌。
  • :象征长存与守护,历史的见证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范安澜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阖闾遗冢”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项羽
    B. 刘邦
    C. 吕洞宾
    D. 吴国国君阖闾

  3. “龙骨已沉王霸业”中的“龙骨”比喻什么?
    A. 自然力量
    B. 王权与权力
    C. 武器
    D. 守护者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杜甫《登高》

  • 主题: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沧桑。
  • 风格:沉郁苍凉,与范安澜的诗风相似。

李白《庐山谣》

  • 主题: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哲思。
  • 风格:豪放与奔放,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传》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历史与诗歌的交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寄题安福李令先春阁 次韵题粹老客亭诗后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其六 己未过太湖僧寺得宗汝为书寄山蓣白酒长韵诗 句 其十二 髑髅颂 赠嗣直弟颂十首 读书呈几复二首 雕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靑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百马伐骥 改结尾的成语 采椽不斫 白衣秀士 包含熔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妙开头的成语 戏戟 帮佣 太公钓鱼 亅字旁的字 积德累功 克字旁的字 女扮男妆 谎词 闭关自守 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