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1:54
满江红 题虎邱剑池壁
作者:范安澜〔清代〕
虎阜峰头,铁花绣幽崖壁缝。
传说道剑池之下,阖闾遗冢。
龙骨已沉王霸业,鱼肠不作嬴秦供。
问凿山着意苦搜寻,成何用?
清冷水,空复涌。
崚嶒石,徒自耸。
又真娘瘗玉,墓松遥拱。
此日酸心当日事,古人陈迹今人恸。
恸兹邱儿女共英雄,都是梦。
在虎阜峰顶,铁花装饰着深幽的崖壁缝隙。
传说剑池之下埋藏的是阖闾的遗冢。
龙骨已经沉没,王霸的事业早已不再,鱼肠剑也不再供给给嬴秦。
我问凿山的苦心去寻找,究竟有什么用呢?
清冷的水,白白地涌动。
崚嶒的石头,徒然高耸。
还有真娘的玉石被埋,墓松遥遥地守护。
今天的酸心正是往日的事,古人的遗迹让今人感到悲痛。
今夜为邱儿女与英雄共鸣,都是一场梦。
范安澜,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追忆。其诗风多为沉郁、悲凉,富有情感。
此诗写于清代,在历史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吟咏古迹,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过往英雄及其成就的追忆与反思。
《满江红 题虎邱剑池壁》是范安澜对历史的深情回望,诗中用生动的意象和悲凉的情感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无情。诗的开头以“虎阜峰头”的壮丽景象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人类历史的渺小。接着提到“阖闾遗冢”,暗示了失落的王朝与英雄,历史的辉煌已成过去,令人感叹。诗中反复提及的“龙骨已沉”、“鱼肠不作”,通过象征手法传达出对权力与英雄的惋惜,揭示了历史的无常和人们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接下来的“问凿山着意苦搜寻,成何用?”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探寻与思考,暗示了对历史的无奈。最后部分“恸兹邱儿女共英雄,都是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慨结合,展现了一种对英雄梦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情对比。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失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出人们对英雄的追忆与对过往辉煌的无奈,同时引发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深刻思考。
范安澜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阖闾遗冢”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项羽
B. 刘邦
C. 吕洞宾
D. 吴国国君阖闾
“龙骨已沉王霸业”中的“龙骨”比喻什么?
A. 自然力量
B. 王权与权力
C. 武器
D. 守护者
杜甫《登高》:
李白《庐山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