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1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2:08
作者: 柳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乱飘僧舍,密洒歌楼,迤逦渐迷鸳瓦。好是渔人,披得一蓑归去,江上晚来堪画。满长安,高却旗亭酒价。幽雅。乘兴最宜访戴,泛小棹越溪潇洒。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千里广铺寒野。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台琼榭。放一轮明月,交光清夜。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冬景象。天空降下祥瑞,寒风轻轻吹拂,瑶花开始飘落。花瓣在寺庙和歌楼间纷纷飘荡,渐渐迷失在鸳鸯瓦的屋顶上。渔人披上蓑衣,傍晚时分驾舟归来,江面上的景色恰如一幅画。整个长安城的酒价高昂而不雅。最宜在兴致高涨时去拜访友人,泛舟于溪水之上,悠然自得。白鹤夺走了鲜艳的颜色,白鹇失去了它的素雅,广袤的寒野如同铺开的一幅画卷。你应该相信那幽兰的歌声已断,彤云散尽,别有瑶台琼榭。此时,明月升起,洒下清辉,照耀着夜空。
作者介绍: 柳永,字耆卿,号少岳,北宋著名词人。其词风细腻、情感丰富,擅长描写男女情爱、人生哲理等,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柳永晚年,时代背景为北宋社会日益繁荣,但他内心却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惜。
《望远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开篇以“长空降瑞”引入,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接着通过“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的描写,渲染出初冬的冷清与沉静。诗中描绘的渔人披蓑归去,似乎暗示着一种归属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词中反复提到的“高却旗亭酒价”,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冷嘲热讽,也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
整首词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如“皓鹤夺鲜,白鹇失素”,又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像“须信幽兰歌断”,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情怀。最后以“明月”作为结尾,象征着纯洁与宁静,给整首词带来了圆满的结束,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理想生活的无限遐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诗词测试:
《望远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柳永
C. 苏轼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瑶花”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纯洁
C. 悲伤
D. 战争
诗中“皓鹤夺鲜,白鹇失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对爱情的向往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