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6:59
木兰花慢(三之一·南吕调)
作者:柳永
倚危楼伫立,乍萧索晚晴初。
渐素景衰残,风砧韵响,霜树红疏。
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
空遣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
皇都。暗想欢游,成往事动欷歔。
念对酒当歌,低帏并枕,翻恁轻孤。
归途。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
赢得无言悄悄,凭阑尽日踟蹰。
我倚在高楼上静静地伫立,刚刚感受到晚晴的萧索。
景色逐渐衰退,风中传来砧板敲打的韵律,霜打的树木显得稀疏而苍凉。
在云路上,看到新雁飞过,然而佳人却与我隔绝了音信。
我无奈地让悲伤的秋天念头远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恨。
在皇都,暗自思念过去的欢愉,往日的事让我不由得叹息。
想起对酒高歌的日子,轻轻地低帷同枕,内心却是如此孤独。
归途上,即便我凝望的地方,斜阳和暮霭却笼罩了整片平原。
我只能无言地静默,倚栏杆整日徘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北宋著名词人,以其婉约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离别、思念、忧愁等主题,具有深厚的情感和生活的真实体验。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作者身处繁华却内心孤独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佳人情思的苦楚。
《木兰花慢(三之一·南吕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柳永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佳人情思的深切怀念。全文以“倚危楼伫立”的意象开篇,设定了一个孤独而深沉的场景,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萧索与无奈。随着词境的展开,诗人通过“渐素景衰残”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秋天的到来更是加重了思念的愁苦。
“佳人自别阻音书”的句子,直接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仿佛在唤起读者对离别的共鸣。“空遣悲秋念远,寸肠万恨萦纡”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心中难以释怀的痛苦。整首词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描写,营造出一种思念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无助。
在艺术手法上,柳永善用音韵,词中多处运用对仗与排比,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如“低帏并枕,翻恁轻孤”,不仅描绘了孤独的状态,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词以自然景物映衬情感,意象丰富且富有层次感,让人产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尽的孤独与愁苦。这种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形成了浓厚的秋意,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倚危楼伫立”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奈佳人自别阻音书”中的“佳人”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新雁”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