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沁园春·寿宋通判》

时间: 2025-05-13 17:20:22

诗句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

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

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

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

题舆小驻樵川。

常只恐祖生先著鞭。

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谁从襄岘,一洗腥膻。

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行有诏书来九天。

勋名就,使吾乡夸诧,盛事流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20:22

原文展示: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而今创见,持橐甘泉。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还为盐梅生钜贤。清和候,正风薰日永,作地行仙。题舆小驻樵川。常只恐祖生先著鞭。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谁从襄岘,一洗腥膻。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行有诏书来九天。勋名就,使吾乡夸诧,盛事流传。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东阳这片锦水环绕的山城,历经几千百年。记得过去只是口耳相传,掌握着地方的权力,如今却亲眼所见,手持甘泉的财富。这里的地势正在发展,天边的荒芜即将被打破,还能孕育出盐梅这样的伟大人才。清和的时节,正值风和日丽,仿佛在地上行走的仙人。题诗的车子小憩在樵川,常常害怕祖辈的恩德被忽视。究竟是谁在井中沉沦,重新开辟疆域;又是谁在襄岘山,一洗腥膻的浑浊。幕府归来,不应袖手旁观,应该积极响应天子的诏书,带着荣誉回到故乡,使我的家乡更加骄傲,盛事流传。

注释:

  • 东阳:地名,指的是今浙江东阳。
  • 锦水城山:形容东阳山水风光的美丽。
  • 拥麾刻郡:掌握地方权力。
  • 橐甘泉:象征财富和福利。
  • 盐梅:盐和梅,指代生活的富足。
  • 清和候:指天气晴朗温和的时节。
  • 襄岘:地名,指襄阳或岘山,代表地理位置。
  • 幕府:指代地方政府或官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穆,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浙江东阳,擅长古诗,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怀和描绘山水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逐渐稳定、社会经济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故乡的美好景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沁园春·寿宋通判》是一首充满了对故乡深厚感情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东阳的描绘,展现了这片土地的历史积淀与自然之美。开篇提到的“锦水城山”不仅是地理的描写,更是对故乡文化的深情回顾。随着时代的发展,诗人感叹从过去的口耳相传到如今的亲眼所见,表现了一种对家乡变化的惊喜与自豪。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清和的时节和仙人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宁静与祥和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暗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提到的“幕府归来,未应袖手”则表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强调了个人在时代变迁中的角色与义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有东阳,锦水城山,几千百年:开头提到东阳的悠久历史与美丽风光,表现对故乡的自豪。
  • 记往时仅说,拥麾刻郡:提及过去对地方的统治只是口耳相传,暗示曾经的辉煌。
  • 而今创见,持橐甘泉:如今亲眼所见,象征着财富和生活的富裕。
  • 地脉方兴,天荒欲破:自然界的变化,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还为盐梅生钜贤:暗指人才的涌现与地方的繁荣。
  • 清和候,正风薰日永:描绘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
  • 作地行仙:指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题舆小驻樵川:表达诗人在此地的轻松与惬意。
  • 常只恐祖生先著鞭:感叹历史的传承与责任。
  • 算谁从井落,重新疆理:反思历史与地理的变迁。
  • 幕府归来,未应袖手:强调要为故乡的发展积极行动。
  • 行有诏书来九天:期盼朝廷的支持与政策的到来。
  • 勋名就,使吾乡夸诧,盛事流传:期待荣誉带来的影响和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地行仙”,将人和仙人进行类比,表达一种理想境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阳:代表故乡,传达亲情与归属感。
  • 锦水:象征着富饶和美丽。
  • 甘泉:象征财富与生活的甜美。
  • 仙人: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代表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浙江
    B) 江苏
    C) 福建
    D) 四川

  2. 诗中“幕府归来,未应袖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政府的责任
    B) 家乡的美丽
    C) 对历史的反思
    D) 个人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持橐甘泉”象征着什么? A) 财富与福祉
    B) 贫穷与困境
    C) 历史的沉淀
    D) 文化的传承

答案:

  1. A) 浙江
  2. A) 政府的责任
  3. A) 财富与福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沁园春·寿宋通判》均描绘了自然美,如春江的水与东阳的山水,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更强调历史与人文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祝穆及其时代的诗歌环境进行详细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和解析方法。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昨日过仲威不值作诗来谢因次其韵并呈明叔 玉汝行颇遽以诗留之 永丰尉治神祠前梅已成阴忽著花七出而无鄂色 简寄潘恭叔 次韵李子永 赠杨左司三首 教授以忆梅韵赋雪诗蕃同之五首 子肃示九日山谷间怀兄弟三诗因怀子进子仪次韵并呈子肃 书案上三种梅三首 得友人俞玉汝书云客游建业月尝能致钱十万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挥霍无度 弋字旁的字 分风劈流 放足 门字框的字 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除害兴利 缧绁 反文旁的字 面额焦烂 九十春光 俄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裁衷 解甲投戈 方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