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17:56
原文展示:
俸薄愁斯立,鑱长困拾遗。 经营将有赋,零落不成思。 冻结须频折,烟凝袂半缁。 阳春竟何在,卒岁以为期。
白话文翻译:
微薄的俸禄让人忧愁,长期的困顿让人难以拾遗。 虽然努力经营,但成果零落,思绪不成形。 冻结的胡须频频折断,烟雾凝结在衣袖上,半黑半灰。 温暖的春天究竟在哪里?只能以度过这一年为期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是他在困顿中对生活和创作的感慨,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忆梅韵的基础上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春天的期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文人往往面临生活困顿和创作压力,这首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困境和对春天的期盼,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俸薄愁斯立,鑱长困拾遗”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困顿,而“冻结须频折,烟凝袂半缁”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寒冷和陈旧的环境。最后两句“阳春竟何在,卒岁以为期”则表达了对温暖春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俸薄愁斯立,鑱长困拾遗。
经营将有赋,零落不成思。
冻结须频折,烟凝袂半缁。
阳春竟何在,卒岁以为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在困顿中的忧愁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生活困境的描绘和对春天的期盼,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俸薄愁斯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D. 平静
“冻结须频折”中的“冻结”比喻了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干燥 D. 湿润
诗的最后一句“阳春竟何在,卒岁以为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期待?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