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悲台湾 其二》

时间: 2025-04-26 18:37:41

诗句

中原鼎沸肆鸱张,电烁飙驰莽战场。

东海难填精卫石,西天已渡达摩航。

将军鼓角三更咽,武帝旌旗十日忙。

千里金汤沦异域,朅来白日黯无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7:41

原文展示

悲台湾 其二
作者: 陈文騄 〔清代〕

中原鼎沸肆鸱张,
电烁飙驰莽战场。
东海难填精卫石,
西天已渡达摩航。
将军鼓角三更咽,
武帝旌旗十日忙。
千里金汤沦异域,
朅来白日黯无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中原大地战火纷飞,声势浩大,雷电交加,狂风呼啸,战场一片狼藉。东海的精卫鸟无法填补的石头,西天的达摩已然远渡重洋。将军的号角在夜半三更时显得格外悲凉,武帝的旌旗在十天内忙碌不已。千里之外的金汤已化为异域他乡,昔日的白天光明如今黯淡无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鼎沸:形容声势或气氛非常热烈、繁忙。
  • 肆鸱张:肆意张扬,形容战乱之势。
  • 精卫石: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它用嘴衔石子填海,象征无穷的努力与坚持。
  • 达摩:指佛教的开创者达摩祖师,象征传播佛教的力量。
  • 鼓角:军中号角,常用于传达命令或战斗时的号召。
  • 武帝:指汉武帝,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统治。
  • 金汤:指国家的防线或边境,象征国家的安宁。

典故解析:

  • 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象征坚定不移的精神。
  • 达摩渡海:代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暗示外来文化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文騄,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时局与社会民生,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他的诗歌常以历史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破家亡之际,作者借古讽今,通过描绘战乱与异族侵扰,表达对台湾及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火、江河与文化的象征,构建了一个充满悲壮与忧思的画面。诗的开头以“中原鼎沸”引入,迅速将读者带入战乱的氛围中,声势浩大的中原战场充斥着血腥与惨烈。接着,运用了“精卫填海”和“达摩航”等典故,强调了人们在苦难面前不屈的精神和文化的延续。诗中提到的将军的号角与武帝的旌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的情感。

最后,“千里金汤沦异域,朅来白日黯无光”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绝望。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层的历史感与民族情绪,使整首诗充满了悲愤与无奈。通过对历史的追溯,诗人不仅在为过去的辉煌感到惋惜,也在警示后人珍惜当前的和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原鼎沸肆鸱张:描述中原地区战事频繁,民众的恐慌与混乱。
  2. 电烁飙驰莽战场:形容战场上雷电交加,战斗激烈。
  3. 东海难填精卫石:引入精卫填海的典故,象征艰难的努力与无法逆转的现状。
  4. 西天已渡达摩航:暗示文化与信仰的传播,反映出外来影响的深远。
  5. 将军鼓角三更咽:将军的号角在夜深时显得尤其悲哀。
  6. 武帝旌旗十日忙:武帝的军事活动频繁,暗示国家面临的威胁。
  7. 千里金汤沦异域:千里之外的防线崩溃,国家的安宁不再。
  8. 朅来白日黯无光: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现今的黑暗无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展现出国破家亡的悲惨。
  • 拟人:通过将自然现象拟人化,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悲痛的情感为主线,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忧虑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场:象征着混乱与死亡。
  • 精卫:象征不屈的精神和努力。
  • 达摩:象征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 金汤:象征国家的安宁与防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中原鼎沸”指的是哪种状态?

    • A. 和平
    • B. 战乱
    • C. 自然灾害
    • D. 经济繁荣
  2. “精卫”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拥抱和平
    • B. 不屈不挠的精神
    • C. 外族入侵
    • D. 文化传播
  3. 诗中提到的“武帝”代表什么?

    • A. 农民起义
    • B. 强大的军事力量
    • C. 商业繁荣
    • D. 文化交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1. 《春望》:同样描绘战乱对国家的影响,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家国情怀。
  2. 《静夜思》: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处士妻十首 其九 陶潜 记杂画·尝醋图 挽林法曹实甫二首 哭薛子舒二首 其二 杂咏一百首·房老 览镜 挽参与蔡公三首 其一 耄志十首 艾人六言二首 再和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包含惧的成语 三瓦两舍 一夔已足 三十六雨 黍字旁的字 闻义而徙 齲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节凑 韦字旁的字 直纣 不干好事 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以复加 惊才绝艳 燎若观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