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5:43
君马黄,臣马苍。
飞轩蹀躞大道旁。
旁人顾见臣马,以莫不谓良。
一朝中涓下明堂。
君马入天闲,意气何扬扬。
臣马老伏枥,伶俜瘦骨,
朝逐水草,暮逐斜阳。
背负盐车,以西上太行。
路逢伯乐造父王良。
停车振策,为我彷徨。
念欲剪拂我,以登明堂。
嗟筋力已尽,莫能腾骧。
长鸣短号,断绝中肠。
这首诗描绘了君王的骏马(黄马)与臣子的马(苍马)之间的对比。飞车在大道旁轻快地行驶,旁人见到臣子的马,纷纷称赞为良马。然而,一天中涓水流下明堂,君王的马在天空中悠闲自得,意气风发。臣子的马却老了,伏在马厩里,瘦骨伶仃,早晨追逐水草,傍晚追逐斜阳。背负着盐车,向西上太行山。路上偶遇伯乐和造父、王良等名马之友,停车振策,心中彷徨。希望能被他们看中,带我登上明堂。然而,我的筋力已尽,无法再飞腾。长鸣短号,唯有断绝心肠。
胡应麟(1596年-1669年),明末清初的诗人、学者,字仲明,号澄湖,晚号浑斋。以文才和书法著称,尤其擅长诗歌与散文,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现象。
《汉铙歌》系列诗作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地位与命运的思考。通过对马的描写,隐喻了人的命运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此诗写于明末,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马的对比,反映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君马黄》通过对比君马与臣马,展现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个体命运的悲剧。诗中,君马的悠闲与臣马的辛劳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权力与社会地位的悬殊。开头两句直接引入主题,接下来的描写则逐步深入,展现了臣马的艰辛与无奈。诗中提及“伯乐”、“造父”等传奇人物,既是对被重视与认可的渴望,也是对自己无能的叹息。最后几句“筋力已尽,莫能腾骧”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力反抗。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生动而形象,情感深邃,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渴望,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马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人们在权力和命运面前的无奈与孤独,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君马的颜色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名马之友是谁?
诗中臣马的生活状态如何?
答案:1.A 2.B 3.B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君马黄》。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