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潘君理以尊人诔文见属赋谢》

时间: 2025-05-13 04:30:53

诗句

尧阶逊箕颍,汉禄辞黄绮。

冥鸿渐九逵,潜虬媚渊水。

絓组世所荣,幽贞自君子。

懿哉脩嫭人,遥遥振芳轨。

秉志惟达生,宁暇掇青紫。

燕赵惬奇游,园庐竟栖止。

垢气曾不婴,令誉存终始。

高揖谢人群,恭敬遗桑梓。

潜德信璠玙,编摩须国史。

欲镌有道文,愧匪中郎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4:30:53

原文展示:

尧阶逊箕颍,汉禄辞黄绮。
冥鸿渐九逵,潜虬媚渊水。
絓组世所荣,幽贞自君子。
懿哉脩嫭人,遥遥振芳轨。
秉志惟达生,宁暇掇青紫。
燕赵惬奇游,园庐竟栖止。
垢气曾不婴,令誉存终始。
高揖谢人群,恭敬遗桑梓。
潜德信璠玙,编摩须国史。
欲镌有道文,愧匪中郎比。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对贤人品德的赞美和对其影响力的尊重。开头提到尧和汉代的贤明统治者,接着描述了隐士和君子的高洁品德,强调了其在社会中的光辉。提及燕赵之地的游历与归隐,最后表达了对德行的渴望和对比自己与中郎的自愧。

注释:

  • 尧阶:尧是中国古代的贤君,阶指其地位。
  • 箕颍:箕和颍是古代的地名,指代贤人所治之地。
  • 冥鸿:指代隐居或无形的高人。
  • 潜虬:比喻隐者,虬指龙,意指深藏不露的高人。
  • 絓组:指社会上所推崇的高尚品德。
  • 懿哉:表示赞美之意。
  • 青紫:指高贵的颜色,象征高尚的追求。
  • 桑梓:故乡的代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学醇,明代诗人,文风清新,擅长古诗,作品多展现对古代贤人的钦佩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正值文人对理想社会与高尚人格的向往,反映了社会对贤人德行的尊重与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以对古贤人的崇敬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道德理想与人格魅力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的尧、汉禄等古代贤君,标志着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与对传统美德的追求。中间部分通过“冥鸿渐九逵”和“潜虬媚渊水”的比喻,描绘了隐士们的高洁与隐逸,彰显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人对“脩嫭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高度认可。

后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反思,“宁暇掇青紫”表达了对高尚追求的坚持,而“高揖谢人群”则显示出谦逊的品德。整首诗言辞优雅,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当下自我的警醒,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尧阶逊箕颍:赞美尧作为历史贤君的谦逊。
  2. 汉禄辞黄绮:汉朝的禄位放弃了奢华,传递出高洁的品德。
  3. 冥鸿渐九逵:隐士如鸿雁,渐渐飞向未知之路。
  4. 潜虬媚渊水:龙在水中,隐而不显,象征深藏之才。
  5. 絓组世所荣:社会所推崇的品德和理想。
  6. 幽贞自君子:君子独立于世,品德高尚。
  7. 懿哉脩嫭人:对这些高尚品德的赞美。
  8. 遥遥振芳轨:影响深远,芬芳的名声。
  9. 秉志惟达生:坚持理想,追求真实的生活。
  10. 宁暇掇青紫:宁愿追求高尚之物。
  11. 燕赵惬奇游:对燕赵之地的向往。
  12. 园庐竟栖止:最终选择隐居在园庐之中。
  13. 垢气曾不婴:不为污浊的社会所困。
  14. 令誉存终始:名声永存。
  15. 高揖谢人群:对人群表达敬意。
  16. 恭敬遗桑梓:对故乡的敬重。
  17. 潜德信璠玙:内在的德行如美玉般珍贵。
  18. 编摩须国史:希望有一天能铭刻于史。
  19. 欲镌有道文:希冀留下关于道德的文辞。
  20. 愧匪中郎比:自愧不如中郎的英俊才华。

修辞手法:

  • 比喻:隐士比作鸿雁和龙,突显其高洁和深藏。
  • 对仗:整首诗句式整齐,形成对称美。
  • 排比:多次使用排比修辞,增强了诗的气势和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古代贤人品德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揭示了自我反思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历史的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尧、汉:古代贤君,象征统治的智慧。
  • 冥鸿、潜虬:高洁隐士,代表理想人格。
  • 青紫:象征高贵和追求。
  • 园庐:隐居的理想之地,象征宁静与自我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代表什么?

    • A. 统治者
    • B. 隐士
    • C. 诗人
  2. “潜虬媚渊水”的意象主要指代什么?

    • A. 高人隐居
    • B. 追求名利
    • C. 享受生活
  3. 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赞美与敬仰
    • B. 悲伤与失落
    • C. 愤怒与不满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将进酒》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郑学醇 vs. 陶渊明:两者均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但郑较多引用历史,而陶则强调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贺新郎 其一 赠柳敬亭 贺新郎 其四 村居 贺新郎 其二 秋夜 贺新郎 贺新郎 贺新郎 王江华来,赋以接客 贺新郎·感事 贺新郎·长安对景 贺新郎·长安感事 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识丁 三撇旁的字 行不由径 饱经世变 好外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分文未取 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犬字旁的字 不入兽穴,不得兽子 助人为乐 阒寥 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鸟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包含警的成语 嘉谋善政 腰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