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27
泉林有佳士,抗志凌云霄。
艰虞炼奇骨,郁屈成骞超。
我怀素心人,邂逅非一朝。
清风江上来,扫榻联残宵。
吟君春星诗,发藻亲风骚。
谁言子云吃,乃擅太白豪。
谐谈杂药石,饮我真醇醪。
嗟予久索居,嘤鸣求其曹。
常恐志节堕,日月如丸跳。
昨者汤海秋,千里寄璚瑶。
上言加餐食,下言厉孤标。
今又喜见君,有如漆入胶。
由来气类感,开怀乐陶陶。
愿言数晨夕,伊人永逍遥。
黄鹄忽远别,千里长安郊。
君才遇知音,广乐罗弦匏。
宁当嗑皇荂,而不登琅璈。
文章虽有神,语道未云高。
真契在千载,努力各所操。
傥遇抟南子,为言思念劳。
泉林中有位杰出的人士,他的志向高远如云霄。经历艰难困苦磨练出他非凡的品格,内心的郁郁不得志使他渴望飞天翱翔。我心中怀念志同道合的人,偶然相遇并非一朝一夕。清风从江面吹来,拂去我残留的夜间烦恼。我吟咏着你的春星诗,感受到亲近的风骚之气。谁说子云(崔颢)只会写诗,他的才华更胜太白(李白)。我们畅谈杂谈,饮着我酿的醇酒。唉,我已久居孤寂,时常鸣叫寻求朋友的陪伴。常常担心自己的志向和节操会堕落,日月如飞,转瞬即逝。前几天收到汤海秋的信,千里之外寄来美玉。信中上面说要加餐食,下面说要严厉地保持风骨。今天再次见到你,心中如同漆与胶般紧密相连。自古以来,气质的相近使人心情畅快,乐在其中。愿意与你共度晨昏,让伊人永远逍遥自在。黄鹄突然远去,千里之外的长安郊外。你才遇到知音,乐声如广乐般悠扬。宁愿嗑皇荂(即皇帝的果子),也不愿登上琅琊(高处的美名)。文章虽有神韵,但语言未必高远。真正的契合在千年之后,需要我们各自的努力。若能遇见南子(老子),也会为思念而劳苦。
作者介绍:左宗植(清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对友谊的珍视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友人汤海秋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由于古代的友谊十分珍贵,诗人以此诗传达了对友情的赞美与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泉林佳士的描绘,引出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与敬仰。开篇以“泉林有佳士”引入,既表明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也隐喻了理想人格的高远与卓越。接着,诗人通过艰难的锤炼,强调了个体成长的重要性,这种成长不仅是外在的磨砺,更是内心的坚持。诗中多次提及清风、春星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人对友人的回忆与思念贯穿全诗,尤其是“我怀素心人”与“嗟予久索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谊的渴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表现出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强调了彼此心灵相通的感觉。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收尾,展示了对友谊的期许与生活的热情,给人以温暖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理想与志向的高远。通过对孤独的自省与对友人的思念,深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真实与深厚。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修炼与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佳士”是指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
“黄鹄忽远别”中,“黄鹄”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左宗植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但左宗植更强调志向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注重于家庭与亲情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