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8:37
白茆港
作者: 夏原吉 〔明代〕
图伯争雄浚白茆,
万夫执役不胜劳。
那知畚锸声初歇,
已有真人著柘袍。
这首诗描绘了在白茆港进行开凿的场景,众多人争先恐后地开挖,辛苦劳作,然而当忙碌的锹铲声刚刚停止时,已经有高人穿上了柘袍,象征着已经取得成就和地位。
夏原吉,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文,关注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思考。
这首诗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劳作与成就的不同看法。诗人在此通过对比,表现出辛勤劳动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白茆港》是一首描绘劳动场景的诗,诗中以“图伯争雄”开篇,生动展现了人们在白茆港忙碌工作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激烈的竞争与拼搏精神。接着“万夫执役不胜劳”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艰辛劳作,反映了那种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状态。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转向了对比与反思。“那知畚锸声初歇,已有真人著柘袍”,在忙碌声中,已经有高人穿上了象征地位的衣袍,带有一种讽刺意味。这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异,以及辛勤劳动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复杂关系,似乎在告诉人们,虽然努力工作是必要的,但成功并非总是与劳动成正比。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与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兼具了对劳动的赞美与对不公平现象的思考。这种双重的视角,使得作品在表达上具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
整首诗探讨了辛勤劳动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与成功的偶然性,深刻思考了社会的不平等。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较,两者都强调了劳动与成果的关系,但李白更强调享乐与及时行乐的态度,而夏原吉则更多反思社会的不公与努力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