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云寺茶诗》

时间: 2025-07-27 08:17:03

诗句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

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7:03

原文展示

玉蕊一枪称绝品,
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
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
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
不肯移根入上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茶的品质和茶道的精髓。诗中说,玉蕊茶被称为绝品,僧人们在泡茶时技艺高超。兔毛般的茶盅浅浅地盛着香气如云的茶汤,像虾眼般的泡沫轻轻翻动。茶香驱散了睡意,使人精神焕发,清新的气息渗入肌肤。幽静的丛林中,茶树自然而然地生长在溪流和岩石之间,却不愿意迁移到繁华的上都。

注释

  • 玉蕊:一种名贵的茶叶,因其外形像玉蕊而得名。
  • 造法:指僧人泡茶的技艺和方法。
  • 兔毛瓯:兔毛似的茶盅,形容茶盅轻盈而美观。
  • 虾眼汤:茶汤表面泡沫细腻,形似虾眼。
  • 断送睡魔:驱散困意,提神醒脑。
  • 幽丛:指茶树生长的幽静环境。
  • 上都:指繁华的城市,与幽静的环境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岩,唐代诗人,因其高深的道理和丰富的人生经历而受到后世的尊敬。他常以自然为题材,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吕岩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茶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茶在唐代已经成为文人雅士生活中的一部分,诗中描绘的茶道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诗歌鉴赏

这首《大云寺茶诗》通过对茶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茶道的推崇与追求。诗的开篇“玉蕊一枪称绝品”直接引入茶的主题,表现出对茶品质的赞美。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述泡茶的过程,细致入微地传达了僧人高超的技艺与对茶的理解,展示了茶与自然的和谐。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中,诗人巧妙运用比喻和形象化的修辞手法,将茶的色香味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茶的清香与茶汤的细腻泡沫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茶的灵动与美妙。

而“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则表现了饮茶的功效,茶不仅能提神醒脑,更能让人感受到清新与舒畅,暗示着茶道不仅是饮品,更是一种提升精神境界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繁华城市的对立更显得其珍贵。茶树不愿迁移到繁华之地,象征着对自然生活的坚持与对世俗纷扰的拒绝。这种追求宁静的情怀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蕊一枪称绝品:玉蕊茶被称为极好的茶品,突出其珍贵与美味。
  2. 僧家造法极功夫:僧人采用精湛的技艺泡茶,体现了茶艺的高深。
  3. 兔毛瓯浅香云白:描写茶盅轻盈,茶香如云,形象生动。
  4. 虾眼汤翻细浪俱:茶汤表面泡沫细腻,生动地描绘出其丰富的层次感。
  5. 断送睡魔离几席:饮茶后驱散疲倦,增添清新的活力。
  6. 增添清气入肌肤:茶香渗透肌肤,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
  7. 幽丛自落溪岩外:茶树自然生长在幽静的环境中,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喜爱。
  8. 不肯移根入上都:茶树不愿迁移到繁华城市,强调对宁静生活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兔毛瓯”,将茶盅比作兔毛,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茶树不愿迁移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茶文化的赞美,体现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雅茶道的追求。通过对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蕊:象征珍贵与优雅。
  • 兔毛瓯:象征轻盈与美观,代表茶的精致。
  • 虾眼汤:象征茶的细腻与生动。
  • 幽丛:象征自然与宁静,反映诗人的生活理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茶是什么类型的茶?

    • A. 龙井茶
    • B. 玉蕊茶
    • C. 普洱茶
  2. “兔毛瓯”指的是什么?

    • A. 茶盅
    • B. 茶叶
    • C. 茶壶
  3. 诗人对繁华城市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排斥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歌》:白居易的作品,描绘饮茶的乐趣与雅趣。
  • 《茶诗》:王维的茶诗,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与陶冶情操。

诗词对比

  • 《饮茶歌》与《大云寺茶诗》:两者均表现了对茶的热爱,但《饮茶歌》更侧重饮茶的乐趣,而《大云寺茶诗》则强调茶道的静谧与优雅。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欢快,后者则显得深邃与内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茶文化史》
  • 《杜甫与唐诗的艺术》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大云寺茶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癸亥十一月十四日为内子寿) 鹊桥仙(周监旬会上作) 菩萨蛮(六月十三日,同官携具,以予被荐) 浣溪沙(赠陈惜惜、怜怜) 鹊桥仙(甲子中秋) 菩萨蛮(县斋木犀今年殊未开,而盆菊特茂盛,以晦日约客。) 自题像 题菊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握粟出卜 长生不死 包含毁的成语 袭夺 风里杨花 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酲的词语有哪些 汪洋自恣 太行山绿化工程 糹字旁的字 包含撮的成语 母字旁的字 鉴空衡平 计曹 畏头畏尾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