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52:18
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
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
在双林的那边,有人如我一般,诗兴愈加亲近。
竹林中晚风中传来经声,门前的山色如春般迷人。
卷起帘子,看到苔藓点滴清净,开始下箸,药苗也长得新鲜。
记住无生的道理,回来的时候再去询问自己的身体。
此诗中的“无生理”可以联系到佛教的无生法门,强调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追求。诗中提到的环境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在寺庙中修行的宁静生活。
韩翃,字仲明,唐代著名诗人,曾担任多种官职,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这首诗写于龙兴寺,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修行的心境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人在此环境中受到自然的熏陶,从而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开篇描绘了幽静的环境,“双林彼上人”既指向远方的诗友,也暗示了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接着,诗人通过“竹里经声晚”与“门前山色春”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心灵得到了洗涤。
“卷帘苔点净”一句,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苔藓的清净象征着内心的宁静,而“下箸药苗新”则反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对生命的珍视与呵护。最后,“记取无生理”一句,诗人似乎感悟到生命的无常与哲理,回归自我反思的态度,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表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反思,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清明。
诗中提到的“竹里经声晚”意指什么?
“卷帘苔点净”中的“卷帘”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无生理”与哪个哲学思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