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5:37
《卖花声》 ——高旭〔清代〕
天气病人否。寒暖谁谋。绵衣刚换又重裘。昨夜杏花今夜雨,打叠闲愁。春色荡难收。破碎金瓯。男儿掷笔觅封侯。无限东风亡国恨,兜上心头。
这天气让人愁苦,不知道病人们的情况如何,寒热交替,谁来为此操心呢?新换的绵衣又要披上厚重的裘衣。昨夜的杏花与今夜的细雨,交织着无尽的忧愁。春光虽美,却难以收回。金瓯已经破碎。年轻人抛弃笔墨去追求功名。然而,心中的国恨在东风中无尽回荡,深埋在心头。
高旭,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籍,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家国之忧。他的诗风多以细腻和感伤著称,常常融入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
《卖花声》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无奈。
《卖花声》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化,折射出内心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首句“天气病人否”开篇即引人入胜,不仅关心他人的健康,亦反映出诗人自身的忧虑。随着对天气寒暖的探讨,诗人引入个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生活艰辛的感叹。
整首诗中,杏花与细雨的描绘,象征了春天的美好与无常,承载着诗人内心的闲愁。特别是“破碎金瓯”一句,直白而有力,表达了对国家破碎的痛惜,这不仅是个人的悲伤,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最后,诗句“男儿掷笔觅封侯”展现了青年人的理想与追求,但随之而来的“无限东风亡国恨”,则让这种追求显得苍白无力,表明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这种情感的交织让整首诗在清丽中透出悲凉,令人心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追求的失落感,情感基调深沉而悲凉,反映出历史的无奈与人心的苦楚。
《卖花声》的作者是?
诗中“昨夜杏花今夜雨”的意象主要表达了?
“破碎金瓯”象征着什么?
这样的对比展示了两位诗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