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守居园池杂题·灙泉亭》

时间: 2025-05-12 14:02:12

诗句

迳源分灙水,衮衮出亭下。

横湖能许深,日夜见倾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02:12

原文展示: 守居园池杂题·灙泉亭 文同 〔宋代〕 迳源分灙水,衮衮出亭下。 横湖能许深,日夜见倾泻。

白话文翻译: 小径的源头分流出的泉水,源源不断地从亭子下方流出。 横跨的湖水能够如此深邃,日夜都能看到它倾泻的景象。

注释:

  • 迳源:小径的源头。
  • 灙水:泉水。
  • 衮衮:源源不断的样子。
  • 横湖:横跨的湖水。
  • 倾泻:水流急速下泻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为守居园池中的灙泉亭所作,通过描绘泉水的流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文同守居期间,他通过对园池中灙泉亭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恬淡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灙泉亭下的泉水和横湖的景象,通过“衮衮”和“倾泻”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泉水的活力和湖水的深邃。诗中的意象清新自然,语言流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 首句“迳源分灙水,衮衮出亭下”,通过“分”和“衮衮”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泉水的源头和流动的态势,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次句“横湖能许深,日夜见倾泻”,用“横湖”和“倾泻”两个词,展现了湖水的深邃和流动的壮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叹。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衮衮”形容泉水的流动,如同源源不断的细流,形象生动。
  • 拟人:“日夜见倾泻”赋予湖水以人的行为特征,增强了诗句的动态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美景和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泉水的流动和湖水的深邃,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恬淡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灙水”、“横湖”、“倾泻”。这些词汇共同构成了诗中的自然景观,通过这些意象,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衮衮”一词形容的是什么? A. 泉水的流动 B. 湖水的深邃 C. 小径的源头
  2. 诗中的“横湖”指的是什么? A. 横跨的湖水 B. 湖水的源头 C. 湖水的流动
  3. 诗中“日夜见倾泻”表达了什么? A. 湖水的深邃 B. 泉水的流动 C. 湖水的壮观流动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瓜洲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守居园池杂题·灙泉亭》与苏轼的《赤壁赋》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恬淡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风格。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古别离 相和歌辞。置酒行 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 洛阳河亭奉酬留守群公追送(一作李逸诗) 晚春卧病喜振上人见访 送韩将军还边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送人南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从头至尾 酉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不一 不得其死 螃蟹 示字旁的字 凄凄楚楚 立字旁的字 山鸡映水 牒状 雨窟云巢 势成水火 扣心泣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