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34
兀坐久散步野舍
澒洞风号木,萧条雨滴阶。
忽思穿两屐,聊用散孤怀。
赤脚舂畲粟,平头拾涧柴。
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
在这个偏僻的山舍中,我悠闲地坐着,时间过得很慢。
风呼啸着穿过树木,雨水稀疏地拍打着台阶。
我忽然想起要穿上我的木屐,借此来散发心中的孤独。
赤脚在田间踏着稻谷,光头在溪边捡拾柴火。
先师曾有教诲,做任何事情都要随意,不要强求安排。
“先师有遗训”提到的“先师”可能指的是孔子或其他古代贤哲,强调了对传统教诲的尊重,体现了作者对生活随性的理解和对教诲的反思。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和爱国主义者。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和深情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热爱。陆游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变迁,他的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在经历了战乱与国家的衰败后,陆游选择了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表现了陆游在宁静的田园生活中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开头“兀坐久散步野舍”便传递出一种闲适的状态,诗人独自在乡间的小屋中,享受这份宁静与悠闲。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的声音与景象,风声呼啸,雨滴轻打,形成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中“忽思穿两屐,聊用散孤怀”表现了他对孤独的反思,穿上木屐似乎是为了走出内心的孤寂,寻求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最后两句提到“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不仅是对古训的尊重,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总结。陆游强调随性而为,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安排,这种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淡泊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随性态度,以及对传统教诲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在晚年时的淡泊与宁静。
诗中提到的“先师”可能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孔子
C) 庄子
D) 老子
诗中“聊用散孤怀”中的“孤怀”指代什么?
A) 孤独的心情
B) 孤立的环境
C) 孤高的气节
D) 孤单的生活
陆游的《兀坐久散步野舍》与王维的《鹿柴》都有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但陆游更强调随性与自由,王维则更具禅意和哲理性,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