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杨廷秀左司见赠》

时间: 2025-04-27 15:07:45

诗句

愿得诚斋句,铭心祗旧尝。

一朝三昧手,五字百船香。

弦绝今何苦,衣传拟自强。

草玄非近效,举世漫匆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7:45

原文展示:

愿得诚斋句,铭心祗旧尝。
一朝三昧手,五字百船香。
弦绝今何苦,衣传拟自强。
草玄非近效,举世漫匆忙。

白话文翻译:

我希望能得到诚斋的诗句,铭记于心,正如以往的品尝。一旦我掌握了三昧的技巧,那五个字的诗句如同百船的香气飘荡。如今弦乐断绝,何必再苦苦追求呢?衣服的传承意在自强不息。草玄之道并不是短期的效法,世人都在匆忙奔波。

注释:

  • 诚斋:指的是杨廷秀的雅号,诗人希望能够得到其诗句。
  • 三昧:指一种高深的技艺或境界,通常与禅宗有关。
  • 五字:指的是五言诗句,代表着诗歌的形式。
  • 百船香:比喻诗句的芬芳,形象地表达了诗歌的魅力。
  • 弦绝:比喻音乐的断绝,象征失去了某种才能或美好。
  • 衣传:指衣服的传承,象征文化或精神的传递。
  • 草玄:指道家或佛教的深奥道理,强调不是短期内就能掌握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君达,号寄云,宋代诗人,工诗、词、文,尤其以诗见长。张镃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语句凝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镃应杨廷秀的赠诗而作,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钦佩以及对自己诗艺追求的思考。身处宋代,文人间频繁的交流和赠诗风气使得此类诗作成为常态,体现了士人间的友谊与互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诚斋句的渴望,传达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与热爱。开头的“愿得诚斋句”便显示了作者对杨廷秀的崇敬与仰慕,表达出对其诗才的渴望。接着,诗人将写作与禅宗的三昧境界相联系,说明自己在追求诗歌艺术的过程中,渴望达到一种高深的境地,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精神追求与内涵。

“弦绝今何苦”隐含对失去音乐才华的惋惜,似乎在反思自己的创作与生活,是否真的值得如此苦心孤诣。此句也可理解为在艺术创作中,追求与享受的矛盾。最后两句则更为深邃,提到“草玄非近效”,强调真正的艺术追求并非短期内能获得的,而是需要时间与耐心的积累,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匆忙的批判与对真理的追寻。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象丰富,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对自我追求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愿得诚斋句:表达出对杨廷秀诗句的渴望,体现了对友人文学才华的钦佩。
  2. 铭心祗旧尝:希望能铭记这些诗句,表明对过去经历的珍视。
  3. 一朝三昧手:提到追求高深的诗艺,暗示掌握这种技艺的渴望。
  4. 五字百船香:形象地描绘出五言诗句的美妙,富有诗意。
  5. 弦绝今何苦:反映对失去音乐才能的感慨,质疑追求的意义。
  6. 衣传拟自强: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表达自我提升的决心。
  7. 草玄非近效:指出真正的艺术追求不是短期可得的,需耐心积累。
  8. 举世漫匆忙:批判世人追名逐利的浮躁,呼唤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船香”,将诗句比作香气,突出诗歌的魅力。
  • 对仗:整首诗语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如“衣传拟自强”,增强了语气的坚定,表达了追求的决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友人的敬仰为引子,深入探讨了艺术创作的追求及其内涵,体现了对时间积累与内心修为的重视,表达了对世俗浮躁的反思与批判,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的追求和思考。

意象分析:

  • 诚斋:象征高雅的诗才与文化。
  • 三昧:代表心灵的深邃与艺术的高远。
  • 五字:象征诗歌的形式与韵律之美。
  • 百船香:象征诗歌的广泛影响与深远意蕴。
  • 弦绝:象征失去的才华与追求的苦涩。
  • 草玄:象征深奥的哲理与真理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愿得诚斋句”中“诚斋”指的是谁的雅号?

    • A) 张镃
    • B) 杨廷秀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三昧”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高深的境界
    • C) 一种饮品
  3. “草玄非近效”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真正的艺术追求需要时间
    • B) 艺术创作可以快速成功
    • C) 世间事物都很简单

答案:

  1. B) 杨廷秀
  2. B) 一种高深的境界
  3. A) 真正的艺术追求需要时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张镃《次韵杨廷秀左司见赠》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赠友之作,前者更注重内心的追求与反思,后者则表现了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池阳道中 除夕二首 其一 黄逢永以胥江竹赠陈集生有赋赋赠 止园主人以双鹤诗三章见示用来韵奉酬病目命笔不足存也 其二 望未央宫 早春闲居十首效天随体 其七 梅花喜神谱·小蕊一十六枝 度亲庵 暑中宴张穆父第 泊江城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秉烛待旦 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目怔口呆 心字底的字 心胆皆碎 桃簟 林垧 文艺复兴艺术 巛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三框儿的字 羣彦 碍难 采椽不斫 书通二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