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38
感旧
作者: 方岳 〔宋代〕
昔年访月寒溪头,
霜高酒劣棱生裘。
溪僧辍寝从吾幽,
共移不系渔人舟。
断崖老木纷金虬,
又如蘋藻涵清流。
鹤骨浸烦风露忧,
妙语满地无人收。
去年我曾在寒冷的溪头访月,
霜降时节酒水寒淡,外衣生了棱角。
溪边的僧人辍寝来与我幽会,
我们共同移动那不系的渔舟。
断崖上老树缠绕着金色的虬龙,
就像水面上的蘋藻掩映着清流。
鹤骨浸泡在烦扰的风露中,
妙语满地却无人倾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清新淡雅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特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追忆往事之际,表达了对友人、自然及自我内心的思考和怀旧之情。诗中描绘的寒溪、僧人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感旧》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述寒溪的景象与与僧人交往的情境,抒发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昔年访月寒溪头”,以温柔的笔触引入,展现了一个清冷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对“霜高酒劣”的描绘,表现出寒冷与酒的苦涩,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
“溪僧辍寝从吾幽”一联则描绘了与僧人共处的幽静时光,暗示诗人与世隔绝的隐逸之情。诗人以“共移不系渔人舟”表达了对自由与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后面的“断崖老木纷金虬”,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的苍凉与生命的坚韧。
最后两句“鹤骨浸烦风露忧,妙语满地无人收”,更是点明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诗人感到即使是最美的言辞也无法被理解与珍视,增添了一份无奈与伤感。整首诗在宁静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表现了对往昔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怀旧与孤独的主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霜高酒劣”中的“酒劣”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溪僧”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