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09:5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53:59
次韵樾村冬日感事六首 其三
作者: 雷钟德 〔清代〕
漫掩遗民泣,犹闻上相能。
铜驼卧荆棘,铁驷辇金缯。
敢诎蛾眉效,能无鱼目升。
人才国本在,冥漠竟谁凭。
这首诗描绘了遗民的悲惨景象,尽管如此,仍能听到有能者的声音。铜驼静卧在荆棘丛中,铁驷的马车被金缯覆盖。敢于俯首效劳的人,难道能不被混淆视听?人才是国家的根本,然而在这荒凉的环境中,究竟还能依靠谁呢?
作者介绍:雷钟德,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清末的社会动荡与民众苦难。其诗风多以抒情、感慨为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末期,正值国势日衰,民众苦难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用诗歌反映社会动荡与人们的无奈,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的五言绝句,结构紧凑,语言严谨,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描绘遗民的泪水和静卧的铜驼,表现出国家破败、民众凋零的惨状。“铜驼卧荆棘”一语,不仅展现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凋零,还象征着权力的消逝与无能的现状。
后半部分“敢诎蛾眉效,能无鱼目升”则是对当时人才匮乏、良莠不分的嘲讽,表现出对政治腐败的无奈与失望。最后一句“人才国本在,冥漠竟谁凭”更是直指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才,而如今的荒凉又能依靠谁来拯救。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在国家动荡之际的悲愤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深刻揭示了国家动荡、人才缺乏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铜驼”象征什么?
“人才国本在”表达了什么思想?
诗中提到的“冥漠”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