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2:29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作者: 赵彦昭 〔唐代〕
六龙齐轸御朝曦,
双鹢维舟下绿池。
飞观仰看云外耸,
浮桥直见海中移。
灵泉巧凿天孙渚,
孝笋能抽帝女枝。
幸愿一生同草树,
年年岁岁乐于斯。
六条龙驾着车轿迎接朝阳,
双鹤引领小舟驶向绿水池塘。
飞阁高耸,仰视它似乎直插云霄,
浮桥在阳光下,仿佛直通大海。
灵泉巧妙地凿出天孙的沙洲,
孝笋能够抽出帝女的花枝。
愿我一生与草木同在,
年复一年,乐在其中。
“六龙齐轸”出自古代对帝王的尊称,龙象征着权力与尊贵。诗中提到的“灵泉”和“孝笋”则暗示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延续。
作者介绍:
赵彦昭,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应是为响应公主的号召而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山庄场景,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诗人以精致的笔触描绘出清晨的气息,六龙齐轸的威严与双鹢维舟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飞观高耸,浮桥连接海洋,给人一种远大与开阔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尽的可能性。
诗中的“灵泉巧凿”表现出自然的灵动与人类的智慧,孝笋的抽枝则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延续。最后的“幸愿一生同草树”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共存的美好愿望,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六龙齐轸”指的是什么?
A. 昆虫
B. 龙车
C. 船只
D. 飞鸟
诗中提到的“灵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的恩赐
C. 权力
D. 人类的智慧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金钱的追求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赵彦昭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维则更关注于孤独与宁静的内心世界。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