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00:57
《浪淘沙》
作者:蒋春霖 〔清代〕
云气压虚阑。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
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花发已无端。
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
明日朱楼人睡起,莫捲帘看。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却透出一丝寒意。天空的云层压得低低的,远山的青色变得模糊不清。细雨和风中的花絮一阵阵地飘荡。上巳节和清明节都已经过去,春天却依然寒冷。花儿已经悄然开放,更有甚者,花儿已然凋零。飞来的蝴蝶又成了成群的样子。明天早晨,朱楼里的人睡醒了,切勿卷起窗帘去看外面的景象。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但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这首《浪淘沙》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春季常常是人们感慨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时节,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寒无情、花落无奈的感慨。
《浪淘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寒冷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词的意境凝重而又透着淡淡的忧伤,尽管春天已至,但在作者的笔下,春寒依旧,花残蝶飞,仿佛在寄托着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惋惜。
开头两句“云气压虚阑。青失遥山。”以低沉的云气和模糊的远山,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传达了春天并非如人们所愿的温暖和生机。接着“雨丝风絮一番番”,细雨和风中的花絮交织,展现出春天的多变与无常。
随着“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的感叹,诗人将节日的欢愉与现实的寒冷对比,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遗憾和失落。而“飞来蝴蝶又成团”,则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繁复,美好的瞬间总是短暂。
结尾“明日朱楼人睡起,莫捲帘看。”则是一种劝诫,似乎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去窥视那已逝的花开春暖,反而要接受这一切的无常与变化,带有一种淡淡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
“上巳清明都过了”中的“上巳”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朱楼”象征什么?
与李清照的《钗头凤·世情薄》相比,蒋春霖的《浪淘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