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

时间: 2025-05-02 03:24:12

诗句

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24:12

原文展示:

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
梅尧臣

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

白话文翻译:

在六月,面对险峻的山岭,我小心翼翼地走上这曲折的路程。远远望去,天上的大雁并不打扰江中的野鸭。鱼网离开了飞翔的鸿雁,我的家乡与此又有什么不同呢?鱼鳞正想着被剖开的命运,鸟儿却反而遭遇了被剖的命运。人们常说,像我们这样的平民,难道只局限于楚国与吴国?我写下这首诗,是为了表达我对你的思念,赠送给这条路旁的你。

注释:

  • 畏岭:指险峻的山岭。
  • 陟川:登上溪川,这里比喻走上崎岖的道路。
  • 不乱:不打扰,表示大雁与野鸭各有各的生活,不互相干扰。
  • 我邑:我的家乡。
  • :鱼的鳞片,象征着鱼的命运。
  • 王民:指普通百姓。
  • 楚与吴: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域,象征着不同的地方和文化。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楚与吴”,这两个地名不仅指代地理位置,还象征着历史上两国的斗争与文化差异。楚国和吴国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而诗中提到的“王民”则反映了诗人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关注。诗人通过对比,表达出对故乡和人们命运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冠卿,号青隐,宋代著名诗人,以诗歌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诗人送别友人辛崔寺丞赴临安的时刻,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融。诗的开头以“六月畏岭险”引入,营造出一种险峻而又令人敬畏的氛围,暗示着旅途的艰辛。而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大雁与野鸭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宁静,表达了对友人出行的美好祝愿。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深入思考了普通民众的命运,提出“岂限楚与吴”的疑问,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人生的思索。尤其是“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鱼与鸟在命运中的相似与无奈,象征着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遭遇的困境。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篇关于生命与命运的哲理性思考,既有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表现出梅尧臣对人生的豁达与淡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月畏岭险:在炎热的六月,面对险峻的山岭,表达了对旅途的畏惧。
  2. 乃陟川程迂:虽艰难,但依然踏上了这曲折的旅程,表现出勇气与坚持。
  3. 遥看云中雁:远远看到天上的大雁,象征自由与远方的梦想。
  4. 不乱江上凫:大雁不打扰江中的野鸭,体现出自然的和谐。
  5. 鱼网离飞鸿:鱼网捕捉到的是飞翔的鸿雁,比喻命运的无常。
  6. 我邑望何殊:对故乡的思念,思考家乡与他乡的差异。
  7. 鳞方怀其剖:鱼的鳞片象征着被剖的命运,隐喻命运的无奈。
  8. 鸟反值以刳:鸟与鱼有相似的命运,反映出生命的脆弱。
  9. 为言等王民:提到普通百姓的命运,表达人生的普遍性。
  10. 岂限楚与吴:质疑命运的局限性,强调人们的共同命运。
  11. 是维见恋慕: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12. 作诗赠路隅:在路边写下这首诗,表达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运用鱼与鸟的比喻,深刻揭示生命的无奈。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之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自然景物象征人们的情感与命运,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依恋、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对普通民众命运的关注,揭示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岭:象征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挑战。
  • 云中雁:象征自由与远方的理想。
  • 江上凫:象征宁静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鱼网:象征命运的捉弄与不可逃避的现实。
  • 鳞与鸟:生动地表现出生物在命运中的脆弱与无奈。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六月畏岭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夏天的喜爱
    • B) 对旅途艰辛的畏惧
    • C) 对山的崇拜
  2.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中,雁与凫的关系是什么?

    • A) 相互争斗
    • B) 和谐共处
    • C) 互相依赖
  3. 诗中提到的“鱼网离飞鸿”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命运的捉弄
    •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情感,语言更为直白,情感更为激烈。
  • 王维的《送别》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离愁,意境更加幽远,风格清新自然。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梅尧臣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

推荐以上书目以深化对梅尧臣及其诗作的理解与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柯桥客亭 自述 梅花 病后晨兴食粥戏书 捣药鸟 夜意 次韵范参政书怀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 次韵鲁山新居绝句 东窗遣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字旁的字 换季 包含削的成语 商利 斗字旁的字 惹火烧身 舍近谋远 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黎司直 五短身材 谩诞 疾霆不暇掩目 寸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包含纲的成语 遁世离群 朱衣点额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