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34:14
泮涣舞雩乐,欢呼祀蜡忙。
且记童子咏,莫管国人狂。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欢快场景:在泮水边举行的舞雩和乐曲声中,人们欢呼着忙碌于祭祀的仪式。作者提醒人们要记住童年时的歌谣,不必去理会那些狂妄自大的国人。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君遇,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和词人,文人风骨兼具,擅长诗词,作品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混乱的年代。作者通过描绘祭祀活动,反映出一种对美好回忆的向往,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童年纯真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纯真时光的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开头“泮涣舞雩乐”生动地描绘了古代祭祀的热闹场面,音乐与舞蹈交织,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种欢快的氛围中。接下来的“欢呼祀蜡忙”又进一步增强了祭祀的热烈气氛,表现出人们对祭祀的重视以及对神灵的崇敬。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提到“且记童子咏”,提醒人们要珍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而“莫管国人狂”则显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批判。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反映了时代的混乱与人心的浮躁。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述与对童年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泮涣”指的是哪里?
A. 山顶
B. 水边
C. 陵墓
D. 宫殿
“且记童子咏”中的“童子”指的是?
A. 年轻的士人
B. 孩子
C. 老人
D. 学者
诗人对“国人狂”持什么态度?
A. 崇拜
B. 赞同
C. 不屑
D.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