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55
小春六花 绿萼梅
作者:岳珂 〔宋代〕
晚秋过了小春催,放尽山家绿萼梅。
东阁渠关诗兴动,南枝先放暖风回。
素裳肌透未融雪,碧苍色欺初晕苔。
惆怅东篱正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
晚秋已经过去,小春的催促下,山间的绿萼梅花已然绽放。
东阁的渠关处,我的诗兴被唤醒,南边的树枝上,温暖的春风已经回来了。
白衣似的肌肤透出尚未融化的雪,苍翠的色彩却欺负着初露的苔藓。
让我感到惆怅的是东篱的景象正显得沉寂,重阳节时的繁花已然消逝,满园的花儿都已凋谢。
作者介绍:岳珂,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小春时节,反映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期待与对秋冬消逝的感慨,表达了春的生机与秋的凋零形成的强烈对比,体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织。
《小春六花 绿萼梅》通过描绘小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便以“晚秋过了小春催”引入,明确了时间的转变。这一变化不仅是季节的交替,更是生命的更替。绿萼梅的绽放,象征着春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生机。
接下来的句子中,"东阁渠关诗兴动,南枝先放暖风回",展现了作者在春日暖风中诗情涌动的状态。这种情感的流动与自然景象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然而,诗中又隐含着淡淡的惆怅,"惆怅东篱正岑寂,重阳消得满园开",在欣喜于春天的同时,作者也感受到秋的沉寂与花开的消逝。这种矛盾的情感,恰恰是人们在面对自然时常常会有的体验,既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又无法摆脱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能体悟到生命的无常与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与秋冬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既有对春天生机盎然的欣喜,又有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小春是指哪个季节?
“东阁渠关”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重阳”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