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6:58
登彭祖楼
陈师道 〔宋代〕
城上危楼江上城,
风流千载擅佳名。
水兼汴泗浮天阔,
山入青齐焕眼明。
乔木下泉余故国,
黄鹂白鸟解人情。
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彭祖楼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楼高耸入云,俯瞰江城,千百年来都享有盛名。水面宽广,波光粼粼;山峦层叠,令人心旷神怡。在高大树木的掩映下,泉水流淌,让人思念故乡。黄鹂和白鸟在树间鸣唱,传递着人间情感。最后一句提醒人们,许多壮士心中都有秋天的思绪,虽然不轻易展露文章,但世人已为之惊叹。
陈师道(约1040年—1095年),字希声,号澹泊,北宋时期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登彭祖楼》创作于作者晚年时期,可能是在游历过程中所作。诗歌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沉淀。
《登彭祖楼》是一首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优秀作品。诗的开头通过描绘高楼的险峻与江城的壮丽,营造出一种雄伟的景象。接着,诗人通过“水兼汴泗浮天阔,山入青齐焕眼明”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广阔与壮丽,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随后,诗人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乔木与泉水的描写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思念,黄鹂与白鸟的出现则增添了情感的细腻与生动。最后一句的转折,提醒读者壮士虽有万千思绪,但往往隐藏在心底。这既是对自我的反省,也引发读者对壮士情怀的共鸣,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壮士情怀的深刻思考。诗人在这里不仅展示了外在的自然美,更融入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形成了一种深邃的艺术境界。
“风流千载擅佳名”中的“佳名”指什么?
A. 美好的名字
B. 好的风景
C. 英雄的事迹
D. 书籍
诗中提到的“黄鹂白鸟”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人间情感
C. 思乡之情
D. 壮士之志
“须知壮士多秋思,不露文章世已惊”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壮士心怀壮志,文章易见
B. 壮士有许多思绪,难以表露
C. 壮士文章流传千古
D. 壮士不思故国,心无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