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芗林五十咏·读书堂》

时间: 2025-07-12 04:27:03

诗句

老以书为命,眼将书作雠。

芗林与诚叟,同贩短檠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4:27:03

原文展示:

老以书为命,眼将书作雠。
芗林与诚叟,同贩短檠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与依赖,年长的人以书为生,眼前的书本则成为了他的一种仇敌。诗人和老友在芗林中一起贩卖小吃,心中却充满了忧愁。

注释:

  • :指年长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或身边的读书人。
  • 以书为命:以书籍为生,意思是书籍对他而言是生活的根本。
  • 眼将书作雠:眼睛把书本视作仇敌,指的是对书本的依赖和负担。
  • 芗林:指一种植物的林地,这里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诚叟: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朋友或同道中人。
  • 短檠愁:短檠是指简陋的小摊,愁指心中忧愁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清新自然、平易近人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晚年时创作,反映了他对读书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南宋时期,士人重视读书,诗人以此为生,但也面临生活的困扰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读书堂》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忧虑。诗中提到的“老以书为命”,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依赖和尊重,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生活的支柱。然而,随之而来的“眼将书作雠”则透露出一种矛盾心理,书籍的负担让人感到疲惫,似乎是生活中的一种敌人。

“芗林与诚叟”描绘了诗人和同伴们在自然环境中贩卖小吃的情景,这一细节使得整首诗生动起来,仿佛可以看到他们在林中忙碌的身影。短檠的愁苦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尽管诗人热爱书籍,但现实的困扰使得他心中充满忧愁。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生活的无奈,体现了杨万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对书籍的热爱,反映出文化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世俗生活的艰辛与苦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以书为命:老年人将书籍视为生存的依靠,体现了对知识的重视。
  2. 眼将书作雠:眼前的书籍成了一种负担,表现了对学习的压力。
  3. 芗林与诚叟:与朋友在自然中一起生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
  4. 同贩短檠愁:共同在生活中打拼,但心中却充满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书籍与敌人相提并论,突出其对生活的影响。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与生活的无奈,反映了文化人在精神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知识和智慧,是作者精神生活的支柱。
  • 芗林:自然环境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 诚叟:友谊与人际关系的象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芗林”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的林地
    • B. 一种书籍
    • C. 一种饮食
  3. “老以书为命”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书籍的厌倦
    • B. 对书籍的依赖
    • C. 对书籍的冷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读书堂》与李白《静夜思》均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多表现出一种现实的忧虑,而后者则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的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通过对书籍的热爱与生活的艰辛相结合,后者则通过孤独的夜晚表达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论诗三首 其一 僧寺阻雨 风柳鸣蝉 客意 雪岸鸣䳺 岳山道中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 乡郡杂诗二首 其一 楚山清晓图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急促 鬼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木饧 一日之冬 两极分化 密深 难鸣孤掌 吉兴 爪字旁的字 好恶不同 水字旁的字 阴閟 龙隐弓坠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