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3:47
跋吴箕秀才
作者:杨万里〔宋代〕
君家子华翰林老,解吟芳草夕阳愁。
开红落翠天为泣,覆手作春翻手秋。
晚唐异味今谁嗜,耳孙下笔参差是。
一径芙蓉十万枝,唤作春风二月时。
旁人笑渠眼花恐落井,渠方掉头得句呼不醒。
老夫向来守荆溪,郡有诗人元不知。
赠我连城杂照乘,一夜空斋横白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的才子,名叫吴箕,他的父亲是个有名的学者。诗中提到他在夕阳的映衬下吟诵芳草,流露出一份忧愁。诗人通过“开红落翠”来表达春秋的变化,仿佛天也在为此哭泣。他认为如今很少人再欣赏晚唐时期的诗词,耳边的孙子写下的字迹也是歪歪扭扭的。沿着小路,十万枝的芙蓉花盛开,仿佛春风在二月时节吹拂。旁人笑他眼花缭乱,生怕他掉进井里,但他却在冥思中得到了灵感,无法醒悟过来。诗人自述自己常年守着荆溪,却不知道城里有诗人存在。最后,他收到了吴箕赠送的作品,夜里在空荡荡的书房中,悠然吟诵,仿佛有白色的蜺蜴横在眼前。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大自然的风貌,情感细腻,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吴箕的描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杨万里的《跋吴箕秀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年轻才子的形象,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诗中的“君家子华翰林老”,直接引入了吴箕的身份,勾勒出他作为才子的光辉,但随之而来的“夕阳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无常。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开红落翠天为泣”展现了春秋更替的自然规律,反映了他对生命变化的感慨。尤其是“晚唐异味今谁嗜”,更显现出对古典诗歌的追思与对当下诗风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勾画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旁人笑渠眼花恐落井”,则是对外界对吴箕创作的误解和批评的回应,表现出诗人对才子的关心与理解。“老夫向来守荆溪,郡有诗人元不知”则是对自己处境的自嘲,反映出他对诗人之间隔阂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青年才子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充分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深厚底蕴与独特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古典诗歌的怀念与对当代诗人境遇的关心,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的“君家子”指的是谁?
“开红落翠”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中“老夫向来守荆溪”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