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念奴娇 寄杭州蕙愉大姑》

时间: 2025-05-07 15:24:27

诗句

故园秋暮,怅光阴别后,风梭过眼。

欲把离愁传尺素,争奈银笺嫌短。

听雨帘栊,扫花台榭,处处寻思遍。

回头欢境,算来空付微叹。

多少胜迹前朝,香车画楫,尘影如潮满。

明月江山曾入梦,却被箫声吹断。

遮莫年来,镜中云鬓,湖柳丝偷换。

新游须记,酒痕襟上休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24:27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寄杭州蕙愉大姑
作者: 李慎溶 〔清代〕

故园秋暮,怅光阴别后,风梭过眼。
欲把离愁传尺素,争奈银笺嫌短。
听雨帘栊,扫花台榭,处处寻思遍。
回头欢境,算来空付微叹。
多少胜迹前朝,香车画楫,尘影如潮满。
明月江山曾入梦,却被箫声吹断。
遮莫年来,镜中云鬓,湖柳丝偷换。
新游须记,酒痕襟上休浣。

白话文翻译:

在故乡的秋天暮色中,感慨时光自我们别后已逝,风似箭一般飞逝。
想用这离愁写封信寄给你,却发现纸短情长,无法表达我的思念。
听着雨打帘幕,扫落的花瓣,处处都在思念着你。
回首那欢快的时光,算来只剩下微微的叹息。
有多少往日的胜地,如今只留下香车和画舫的尘影满地。
明月和江山曾经进入我的梦中,却被箫声所打断。
这些年来,镜中的银发和湖边的柳丝都悄悄改变了。
新游玩记得,不要再在衣襟上清洗酒痕。

注释:

  • 故园:故乡。
  • 秋暮:秋天的傍晚。
  • 风梭过眼:形容时光迅速流逝。
  • 尺素:指书信。
  • 银笺:指写信用的纸,通常是白色的。
  • 帘栊:帘子和窗户。
  • 台榭:指庭院中的楼台、亭榭。
  • 欢境:快乐的境地。
  • 胜迹:美好的景点,指先朝的名胜古迹。
  • 香车画楫:形容美丽的车船。
  • 尘影如潮满:形容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 明月江山: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 箫声:指用箫吹奏的乐曲。
  • 镜中云鬓:指镜中映出的银发。
  • 湖柳丝:指湖边的柳树细丝,象征时间的流逝。
  • 酒痕:衣襟上的酒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香车画楫”这一典故,多指古代的游乐和游赏,反映出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故乡、对亲友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慎溶(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尤以词作著称。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常借景抒情,风格细腻、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慎溶的个人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词中所描绘的秋暮场景,也与乡愁紧密相连。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 寄杭州蕙愉大姑》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欢愉时光的追忆。开篇以“故园秋暮”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立即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亲友的思念,在这短暂的时光中,离愁比往日的欢乐更加深切。

诗中多次提到“雨”、“花”、“月”等自然景物,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特别是“明月江山曾入梦,却被箫声吹断”一句,展现了诗人在梦中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却又被现实的箫声所打断,情感更加复杂而深刻。

整首词的意境非常优美,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过往的怀念,情感真挚而动人。诗人借景抒情、以情驭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切的思念,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园秋暮,怅光阴别后,风梭过眼:故乡的秋天傍晚,令人感叹时光已经流逝,风似箭般快速掠过眼前。
  2. 欲把离愁传尺素,争奈银笺嫌短:想用书信把离愁传达出去,却发现纸张太短,无法表达我的情感。
  3. 听雨帘栊,扫花台榭,处处寻思遍:在听雨打帘幕、扫落花瓣的情境中,处处都在思念着你。
  4. 回头欢境,算来空付微叹:回首往日的欢乐时光,细想来只能发出微微的叹息。
  5. 多少胜迹前朝,香车画楫,尘影如潮满:多少前朝的美丽胜迹,如今只留下香车和画舫的尘影,仿佛潮水般涌来。
  6. 明月江山曾入梦,却被箫声吹断:明月和江山曾经出现在梦中,却被箫声所打断。
  7. 遮莫年来,镜中云鬓,湖柳丝偷换:这些年来,镜中映出的白发和湖边的柳树细丝悄然改变了。
  8. 新游须记,酒痕襟上休浣:新游玩的记忆要铭记,不要在衣襟上清洗酒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风,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时光的飞逝。
  • 拟人:赋予“雨”、“箫声”等自然元素以情感,使情景更加生动。
  • 对仗:如“香车画楫”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故乡及亲友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离愁的无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深切的乡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暮: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银笺:象征着书信的温暖与情感的传递。
  • :常常象征着思念与忧伤。
  • 明月:象征着团圆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慎溶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香车画楫”主要指什么?

    • A. 游玩
    • B. 吃饭
    • C. 读书
    • D. 睡觉
  3.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喜
    • B. 忧伤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现了对亲友的思念,尤其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但其基调较为积极,力求借景抒情,展现出乐观的态度。
  • 李白的《送友人》:情感更为豪放,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愿与惜别之情,与李慎溶的细腻柔情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李慎溶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一 羊城席上赠智妙吟友 鹧鸪天 鹧鸪天 独步飞来峰后山,写所见 鹧鸪天 远浦归帆 鹧鸪天·夜宿合肥赤阑桥酒店 鹧鸪天 马湖泛舟分韵得帘字蛰堪命作异调当时未竟夜梦足之 鹧鸪天 鹧鸪天 其六十一 鹧鸪天 读行严秦中词草,感题 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广字头的字 骨字旁的字 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朝五日 雪棱 包含嚎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毋望之福 包含菽的词语有哪些 分文不直 镸字旁的字 深仁厚泽 珠冠 燕雏 捏手捏脚 抚髀兴嗟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