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7:39
卷湘帏抛书岑坐,闲飔偏惹吟袖。
青山纵说双湖好,不似江城深秀。
凝思久。但燕子杨花,消息天涯漏。
伤心依旧。等盼盼楼居,朝帘暮榻,风雨伴僝僽。
空相忆,风味冰鲥露韭。良朋元白欧柳。
绵绵远道知何惯,俊物新题都负。
诗定就。问花底垆边,念个狂奴否。
约归春后。恐茭渚烟凫,荻阑水鸭,梦比去时瘦。
卷起湘妃帐,抛开书籍坐在幽静处,
微风轻拂,惹得衣袖随风摇曳。
青山再怎么说双湖的美好,
也不及江城那种深邃与秀丽。
我凝神思考已久,燕子和杨花,
消息从天涯传来。
伤感依然。等着在楼居的日子,
早晨帘幕,晚上榻床,
风雨伴随着心事的烦恼。
空自相忆,萧条的风味如冰鲥和露韭。
良朋元白和欧柳,
绵绵的远方之路何时才能习惯,
俊秀的诗才新作都未能实现。
诗作已定,问问花下酒馆,
还有没有那个狂妄的朋友。
约定在春后回归,
恐怕在茭渚的烟雾中,
水边的鸭子,梦境比起往日更加消瘦。
姚燮,清代诗人,出生于1710年,卒于1786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具备较强的抒情性,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多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
此诗作于春末,诗人寄情于自然,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错,展现了诗人在浮碧山楼的春日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春意和淡淡的忧伤,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开篇通过“卷湘帏抛书岑坐”展现了诗人放下书本、沉浸于思绪中的状态,接着提到“青山”和“双湖”,表现出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但又与“江城深秀”形成对比,暗示着心中无可奈何的孤独和难以忘怀的情感。后半部分则通过对“燕子杨花”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仿佛是对远方友人的呼唤。
诗中频繁运用意象,如“风雨”、“冰鲥露韭”等,既有自然的清新,也渗透出生活的苦涩。尤其是“梦比去时瘦”一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怀念。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在孤独中思考,期待与友人的重聚,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青山”与“江城”有什么关系?
“梦比去时瘦”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狂奴”指的是?
两首诗都涉及到思念,但表达的情感和背景有所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