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4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47:05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
作者: 吴融
中秋月满尽相寻,
独入非烟宿禁林。
曾恨人间千里隔,
更堪天上九门深。
明涵太液鱼龙定,
静锁圆灵象纬沈。
目断枚皋何处在,
阑干十二忆登临。
在中秋的夜晚,月亮圆满,大家都在寻找彼此;我却独自在无烟的禁林中宿营。我曾经恨人间的距离千里之遥,这个时候更觉得天上那九重门显得深邃。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太液池,鱼龙在水中安静地游动;月光静静地锁住了圆润的灵魂,仿佛象征着宇宙的奥秘。眼望枚皋的方向,哪儿才是归处?栏杆上十二个时辰的回忆让我想起了当年的登临。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柔,生年不详,主要作品以诗歌为主。吴融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写景抒情著称。
本诗作于中秋佳节,吴融身处禁地,无法与友人团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遥远距离的惆怅。诗中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中秋诗。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吴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却因身处禁地,无法与友人共度佳节,心中自然滋生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描绘了明月的圆满,仿佛在提醒诗人周围的欢聚,而他却身处禁林,孤独自守。接下来的“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表现了对距离的无奈与渴望。诗中用“明涵太液鱼龙定”描绘了月光下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孤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细腻,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思念。吴融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了人间的离愁与对团圆的渴望,营造了一个既美丽又伤感的氛围。
整首诗围绕着中秋节的团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风景,诗人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中秋月满尽相寻”中“月满”指的是什么?
A. 月亮圆满
B. 月亮缺失
C. 月亮升起
D. 月亮落下
诗中“禁林”意指什么?
A. 自由的森林
B. 受限制的地方
C. 安静的庙宇
D. 热闹的市集
“目断枚皋何处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望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1.A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