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扫花游/扫地游》

时间: 2025-04-27 05:15:01

诗句

烟霞万壑,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

绿窗窈窕。

看随花甃石,就泉通沼。

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

自长啸。

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

碧天秋浩渺。

听虚籁泠泠,飞下孤峭。

山空翠老。

步仙风,怕有采芝人到。

野色闲门,芳草不除更好。

境深悄。

比斜川、又清多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5:01

扫花游/扫地游

原文展示:

烟霞万壑,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
绿窗窈窕。看随花甃石,就泉通沼。
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自长啸。
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
碧天秋浩渺。听虚籁泠泠,飞下孤峭。
山空翠老。步仙风,怕有采芝人到。
野色闲门,芳草不除更好。
境深悄。比斜川又清多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自然环境。烟雾缭绕的山谷,幽静的曲径,清晨的雨痕刚刚散去。透过绿窗,可以看到鲜花和石头交错,泉水通向池沼。几天没有来,天空中一片苍云未曾打扫。长啸一声,看到荒凉的乔木,都是夕阳的余晖。碧蓝的天空显得格外辽阔,耳边传来清脆的声音,仿佛有孤峭的山峰飞下来。山间的翠绿似乎已经苍老,行走在仙风中,担心会遇到采药的人。野外的景色在悠闲的门前,芳草不去除更显得好。这里的境界深邃而寂静,清澈得比斜川还要好。

注释:

  • 烟霞: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 霁痕:雨后留下的痕迹。
  • 甃石:用石头铺成的路。
  • 苍云未扫:指天空中仍有阴云未散。
  • 长啸:长声呼啸,表达一种豪情或孤独。
  • 采芝人:传说中的采药者,象征隐士或追求长生的人。
  • 芳草:香草,象征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体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扫花游/扫地游》创作于一个清晨,诗人走在幽静的自然中,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表达出一种闲适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清晨的山水画,用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开篇的“烟霞万壑”便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导读者走进一个曲径通幽、静谧恬淡的境地。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观察自然,更是在与自然对话,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留恋与思念,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接下来的“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则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比斜川又清多少”一句,强调了自己对这片自然的独特感受,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淡泊。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霞万壑:描绘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神秘的气氛。
  2. 记曲径幽寻,霁痕初晓:回忆自己在幽静小路上游玩的情景,清晨的雨水刚刚散去,留下美好的记忆。
  3. 绿窗窈窕:透过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美丽景色。
  4. 看随花甃石,就泉通沼:观察花石相间的景象,泉水流向沼泽。
  5. 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几天未来,天空中仍然有未散的阴云,表达对自然的思念。
  6. 自长啸:诗人长声呼啸,表达豪情与孤独。
  7. 怅乔木荒凉,都是残照:看到荒凉的树木,都是夕阳的余晖,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8. 碧天秋浩渺:碧空如洗,秋天显得格外辽阔。
  9. 听虚籁泠泠,飞下孤峭:听到清脆的声音,仿佛有山间的孤峰飞下来。
  10. 山空翠老:山间的绿意似乎已经苍老。
  11. 步仙风,怕有采芝人到:在仙风中行走,担心会遇到采药的人。
  12. 野色闲门,芳草不除更好:在悠闲的门前,保留自然的芳草更显得好。
  13. 境深悄,比斜川又清多少:这里的境界深邃而宁静,比斜川的清澈更胜一筹。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苍云未扫”比喻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运用工整的对仗结构,使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霞:象征神秘和梦幻,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自然景象。
  • 苍云: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乔木: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象征成熟与思考,带有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烟霞万壑”中的“烟霞”指什么? A. 雾霭
    B. 阳光
    C. 月光
    答案:A

  2. “几日不来,一片苍云未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思念
    C. 快乐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采芝人”象征什么? A. 隐士
    B. 旅行者
    C. 诗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张炎的《扫花游》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是张炎更多地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久旱新岁乃雨 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岭宿弥勒院 建安道中 寄题叔父池亭 寄题起莘家义轩 寄题分绣阁 和朱子渊石柏诗 古风二首寄汪明道 古风二首寄汪明道 庚戍正月十四日同友人丁晋年王蔚之谒普照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毫莫取 虫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持管窥天 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犬马之恋 人极计生 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掷博 草迷 迟徊不决 屐齿之折 赤字旁的字 包含雉的词语有哪些 茵席之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