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8:39
寄题叔父池亭 洪迈 〔宋代〕
一壑久藏胜,数椽忽开亭。 方塘荫瓦影,净见鲂鲤行。 主人有嘉招,转柁失高城。 不知几摇兀,杙舟上峥嵘。 尊酒酌芳醁,园蔬煮柔青。 翩翩射鸭弓,一笑翻彩翎。 那知海陬侄,培粟忘归耕。 余生信萍梗,归梦识林坰。 涨水有回波,故乡岂无情。 一醉会有日,因之濯我缨。
在一处深谷中长久地隐藏着美景,几根椽子突然搭建起一座亭子。 方形的池塘映着瓦片的影子,清澈见底,可以看到鲂鱼和鲤鱼游动。 主人发出了美好的邀请,我们转舵离开了高城。 不知经历了多少颠簸,终于将船停靠在险峻的山上。 举杯畅饮芳香的酒,园中的蔬菜煮得嫩绿。 轻盈地拉开射鸭的弓,一笑之间,彩色的羽毛翻飞。 哪里知道在海边的侄子,因为耕作而忘记了归家。 我这一生如同漂浮的萍梗,梦中才认识那片林间的郊野。 涨水时会有回波,故乡怎会没有情感。 总有一天会醉倒,因此我洗净我的帽缨。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文学、哲学等领域,尤以史学著称。其文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洪迈寄给叔父的,描述了他访问叔父池亭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池亭的美景和主人的热情招待,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叔父池亭的美景和主人的热情招待。诗中“一壑久藏胜,数椽忽开亭”开篇即展现了深谷中隐藏的美景和新建的亭子,给人以惊喜之感。随后的“方塘荫瓦影,净见鲂鲤行”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池塘的清澈和鱼儿的游动,生动传神。
诗中“主人有嘉招,转柁失高城”表达了主人热情的邀请和离开高城的情景,而“不知几摇兀,杙舟上峥嵘”则描绘了旅途的颠簸和到达险峻山上的情景。后文通过“尊酒酌芳醁,园蔬煮柔青”和“翩翩射鸭弓,一笑翻彩翎”等句,展现了宴饮和射鸭的欢乐场面,充满了生活气息。
结尾部分“那知海陬侄,培粟忘归耕”和“余生信萍梗,归梦识林坰”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涯的感慨。最后“涨水有回波,故乡岂无情”和“一醉会有日,因之濯我缨”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叔父池亭美景的描绘和对主人热情招待的叙述,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生动展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动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一壑久藏胜”指的是什么? A. 深谷中隐藏的美景 B. 新建的亭子 C. 方形的池塘 D. 高大的城池
“方塘荫瓦影,净见鲂鲤行”描绘了什么? A. 池塘的清澈和鱼儿的游动 B. 宴饮的欢乐场面 C. 射鸭的欢乐场面 D. 旅途的颠簸
诗中“主人有嘉招”表达了什么? A. 主人热情的邀请 B. 离开高城的情景 C. 到达险峻山上的情景 D. 对故乡的思念
“余生信萍梗”将人生比作什么? A. 漂浮的萍梗 B. 彩色的羽毛 C. 嫩绿的蔬菜 D. 芳香的酒
诗的结尾“一醉会有日,因之濯我缨”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故乡的深情 C. 旅途的艰辛 D. 宴饮的欢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