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1:15
秦君亭
作者:陈瓘(宋代)
世梗贤路塞,达人识穷通。
檀枪天宝末,士路如飘蓬。
聘君当此时,卷迹云霞中。
能令千载后,叹息诗人穷。
世间贤者之路被阻塞,只有真正通达的人才能洞察其深浅。
在天宝年间的末期,士人的前途犹如随风飘荡的蓬草。
此时聘请你,即将卷起那云霞的轨迹。
能使千年之后的人,叹息于诗人之处境的困窘。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瓘,宋代诗人,主要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关注社会现象及士人的命运。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 诗作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失望与士人命运的感慨,表现出对人才被埋没的忧虑。诗中提到的“聘君”,可以理解为对有识之士的呼唤与期盼。
这首诗《秦君亭》通过描绘贤者与达人的困境,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漠视与不公。开头两句就直接表明了作者对当时士人路途的无奈与悲哀。诗中“世梗贤路塞”,突显了贤者在世俗中难以立足的艰难,随之而来的“达人识穷通”,则强调了唯有真正的智者才能看透世事的真相。
接下来的“檀枪天宝末,士路如飘蓬”,借用历史典故,描绘了一个盛世末期的士人无所依附、漂泊不定的形象。此处的“飘蓬”意象深刻,象征着士人理想的破灭与未来的渺茫。
最后两句“聘君当此时,卷迹云霞中”,则表达了对有识之士的渴望与期待,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位明君,与之共卷云霞,展现理想的未来。然而,诗的结尾“能令千载后,叹息诗人穷”,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悲伤,仿佛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士人的命运依然是孤寂与贫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与对人才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士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整首诗充满了忧伤与感慨,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宝”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士路如飘蓬”中的“飘蓬”意指什么?
诗中强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