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

时间: 2025-04-24 21:37:36

诗句

世方争速化,渠独请真祠。

意在升沉外,官无冷热宜。

山如辋川尽,地似习家池。

若道闲居懒,如何有十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37:36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世方争速化,渠独请真祠。
意在升沉外,官无冷热宜。
山如辋川尽,地似习家池。
若道闲居懒,如何有十诗。

白话文翻译:

如今世间都在追求快速变化,唯有你我向往真实的神圣之地。
我的心意在升沉之外,与官场的冷暖无关。
山如辋川一般绵延无尽,土地如同习家的池塘一般宁静。
如果说闲居就懒惰,怎么会有这十首诗呢?

注释:

  • 世方争速化:指当时社会上人们都在追求快速变革、发展。
  • 渠独请真祠:我独自希望能寻求真实的神明庙宇,表达一种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 意在升沉外:意即我的心思超越了世俗的升沉荣辱。
  • 官无冷热宜:官场的冷暖对我不再重要。
  • 辋川:古地名,形容山水景色的美丽。
  • 习家池:指习家村的池塘,象征宁静的居住环境。
  • 如何有十诗:意即如果人们认为闲居是懒惰,那怎么会有这样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及文学家,以山水诗闻名,崇尚自然,强调真实与纯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快速变革的局面,诗人希望通过闲居的生活状态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表达对世俗浮华的拒绝和对自然真理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快速发展与个人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价值观。前两句点明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观察,强调了在普遍追求速度与变化的背景下,个体的真实与纯粹显得尤为珍贵。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则是对闲居生活的辩护,反映出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与自信,表明即使在看似闲暇的生活中,依然能够孕育出美丽的诗篇,强调了诗歌创作与生活状态之间的密切关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方争速化:引入当时社会现象,表达对急功近利的批判。
  • 渠独请真祠:表明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强调个人追求的独特性。
  • 意在升沉外:表达对世俗得失的超脱,显示诗人内心的坚定。
  • 官无冷热宜:体现出对官场世态的冷漠态度,表明不愿被世俗牵绊。
  • 山如辋川尽:用山水景象展现宁静的环境,寄托对自然的热爱。
  • 地似习家池:通过乡村池塘描绘出安静、和谐的居住状态。
  • 若道闲居懒:反问闲居与懒惰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比作诗人的内心世界,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增强了诗意,引人深思。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出一种对真实与宁静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世俗浮华的拒绝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明了闲居生活的价值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定与宁静,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美。
  •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代表生活的安逸。
  • 真祠:象征精神寄托与内心追求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方争速化”指的是什么? A. 社会追求快速发展
    B. 追求宁静生活
    C. 对自然的向往

  2. 诗人认为闲居生活是: A. 懒惰
    B. 有意义的创作来源
    C. 无聊的选择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 by 王维
  • 《饮湖上初晴后雨》 by 苏轼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杨万里的《和罗巨济山居十咏》均表现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自然环境,而杨万里则强调了世俗与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一种更为清晰的价值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凌氏盟鸥馆 潘景升见访后即游南雍应试赋此赠之以壮行色 联句 春夜顺甫子与见过 谒太和宫 遇雨投紫霄宫宿 玉虚宫 净乐宫 答曾翁 郧阳道中 过习家池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猛峻 石承 处之晏然 一牛鸣 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有子存焉 公道自在人心 口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包含骖的词语有哪些 加上 扛大梁 韦字旁的字 民有 包含贺的词语有哪些 投宿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