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南园》

时间: 2025-04-27 03:20:32

诗句

不种夭桃与绿杨,使君应欲候农桑。

春畦雨过罗纨腻,夏垅风来饼饵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0:32

原文展示:

不种夭桃与绿杨,使君应欲候农桑。
春畦雨过罗纨腻,夏垅风来饼饵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不种早春的桃花和绿杨树,您一定想等着农桑的季节来临吧。春天的田畦上,雨过之后,罗纨(细腻的丝绸)变得湿润光滑;夏天的田垅里,微风吹来,散发着饼和点心的香味。

注释:

  1. 夭桃:早春开花的桃树,通常指早熟的桃子。
  2. 绿杨:指绿色的杨树,常用以描绘春天的生机。
  3. 农桑:指农耕和养蚕,寓意丰收的季节。
  4. 春畦:春天的田畦。
  5. 罗纨:一种细腻的丝织品,诗中用来形容春雨后的田地光滑湿润。
  6. 夏垅:夏天的田垅,指农田的高低起伏。
  7. 饼饵:指糕点或米饼等食物,形容夏天的丰饶气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常常反映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和个人生活的起伏后,苏轼在诗中展现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农桑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主线,展现了春夏更迭的田园生活。首句以“夭桃与绿杨”引入,表达了对繁花似锦的春天的渴望,接着提及了农桑,暗示了诗人对丰收生活的期待和对田园的向往。第二句通过对春雨过后土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新而生动的气息,细腻的罗纨与香甜的饼饵,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田园画面,仿佛让人闻到了春雨滋润后的泥土气息和夏日食物的香味。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对比,春天的细腻与夏天的丰盈交替,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和谐安宁的乡村生活场景,充分展现出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种夭桃与绿杨:诗人开篇表示自己不种早春的桃花和绿色的杨树,似乎在强调一种选择或生活方式。
  • 使君应欲候农桑:暗示对方(“君”)可能在期待着农桑的季节,体现了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 春畦雨过罗纨腻:春雨过后,田畦的土壤如罗纨般细腻,展现出春天的温润和生机。
  • 夏垅风来饼饵香:夏天的田垅微风吹来,带来了糕点的香气,构建了一个丰饶的夏季生活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罗纨腻”比喻春雨后湿润的土壤,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两句在结构上保持对仗,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桑丰收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夭桃: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绿杨:代表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繁盛。
  • 春畦:反映春天的希望与新生。
  • 饼饵: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哪些植物?
    A. 樱桃和杨树
    B. 夭桃和绿杨
    C. 苹果和松树

  2. “春畦雨过罗纨腻”中“罗纨”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丝织品
    C. 一种花卉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田园生活与自然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丽。

诗词对比:

  • 苏轼《东坡引》:两者同样展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东坡引》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南园》则更侧重自然景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其九 江村杂兴 其十二 望武昌(二首) 舟中有感 赠别龚行义 新柳 长沙杂咏(三首) 荷叶 送方员外之庐陵 留别杨公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薪桂米金 球面 龜字旁的字 棋王 奇奇怪怪 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小康之家 兀字旁的字 熟视无睹 车字旁的字 讯罪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院体 神和 丰功硕德 厂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