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06
叩招提四三吟伴,襟怀萧澹如许。黄花半已移根去,寂寞乱莎荒圃。霜叶舞。任红到销魂不是吴江树。乡心漫苦。只目送寥天,閒云过尽,一碧洗残雨。西风里,野色苍凉无主。亭台高下烟雾。山僧留客餐香积,共趁瓢堂斋鼓。听俊语。道此度清游惜少袁临汝。沿畦小步。又回首疏林,依依暝翠,雁背断霞暮。
我轻轻叩响招提寺的门,吟唱着四三的曲调,心境萧条如同这般。那金黄的菊花已经有一半被移根迁走,荒草丛生,显得无比寂寞。霜叶在风中舞动,纵使红花如醉,也不是吴江的那棵树。思乡之情愈发苦涩,只能目送那寥廓的天空,悠闲的云朵逐渐散去,留下的只有一片碧蓝洗净了残留的雨水。西风中,野外的景色显得苍凉无主。亭台楼阁间弥漫着烟雾。山里的和尚留我吃斋饭,陪伴我共度这清闲的时光,也算是不错的安慰。听着他的谈话,我感叹这清游的机会真是少得可怜。在小路上缓缓前行,又回头望去,那稀疏的林木依依不舍,雁阵在霞光下渐行渐远。
作者介绍:杨芳灿,清代诗人,擅长写作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重阳节后,诗人因未能如愿去往袁兰村,心中感到失落与惆怅。在极乐寺访友的过程中,诗人观察自然景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重阳节后的一种孤独与感伤的情绪。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如黄花、霜叶、闲云、野色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寞的氛围。诗人用“襟怀萧澹”来形容自己的心境,显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同时,诗中对乡愁的刻画也非常深刻,作者通过“乡心漫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仿佛在无边的思绪中,越来越感受到孤独的重压。最后,诗人以“又回首疏林”的意象结束,带有一种不舍与留恋,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代哪种花?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霜叶舞”中的“舞”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