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4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40:42
已春分更添炉火,珍珠帘外风凛。
银屏徐爇沈檀面,斗帐碍寒难寝。
愁为甚。人去后余香犹在鸳鸯枕。
清狂不禁。说张态多情,李娟善笑,总逊柳枝稔。
烛光闪,看得铜荷积沈。
琼箫楼上曾品。
当时携手凭阑处,一片碧桃如锦。
卿试审。畴昔事只今一一堪谂。
笼鹅未噤。
且小倚花窗,旁搜果碟,一注酒孤饮。
春分时节,炉火更加旺盛,窗外的风刺骨寒冷。
银屏上,沉檀香气渐渐燃起,帐子里面寒气逼人,难以成眠。
心中忧愁,为何如此?人去后,余香仍在鸳鸯枕上。
思绪难禁,提起张态的多情,李娟的善笑,却都不及柳枝的繁茂。
烛光摇曳,映照着铜荷的沉积。
在琼箫楼上曾饮酒作乐。
当时我们携手倚靠在栏杆上,仿佛一片碧桃绣锦。
你可试着回想,往昔的事,如今一一可堪回味。
笼中的鹅尚未安静。
我便小倚花窗,四处搜寻果碟,独自饮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擅长词作,情感细腻,常表达个人内心的感受与情感纠葛。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春日,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情感的孤独,反映了他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思考。
《摸鱼儿 独坐》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词中描绘了春分时节的冷风与炉火的温暖对比,营造出一种矛盾而复杂的情感氛围。
随着春分的到来,诗人不仅感受到季节的变化,更引发了对往昔情感的深切回忆。诗中的“人去后余香犹在鸳鸯枕”,表达了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无奈,余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令人感伤。
此外,诗人提到的“张态”、“李娟”两人,代表了多情与善笑,却又显得不足以与柳枝的繁茂相比,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情感的脆弱。换句话说,尽管有美好的人和事,终究不能替代真正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且小倚花窗,旁搜果碟,一注酒孤饮”结尾,展现了一种孤独的饮酒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寂寞与无奈。这种情感在春日的美好环境中显得尤为刺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环境与个人情感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出对美好与孤独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银屏”主要指什么?
a) 画屏
b) 镜子
c) 电脑屏幕
d) 银色的窗帘
“鸳鸯枕”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恋人之间的亲密
d) 家庭温暖
诗中提到的“张态”和“李娟”分别代表什么?
a) 多情和善笑
b) 忍耐和理解
c) 友谊和爱情
d) 智慧和勇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