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0:3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0:36:23
客堂秋夕
戎昱 〔唐代〕
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虫声竟夜引乡泪,蟋蟀何自知人愁。
四时不得一日乐,以此方悲客游恶。
寂寂江城无所闻,梧桐叶上偏萧索。
诗中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孤独。窗外的萤火虫影子渐渐消失,北风带来了细雨,空荡荡的堂屋里透着秋天的气息。夜里虫鸣声不断,引发了乡愁的泪水,而蟋蟀又怎能理解人的愁苦呢?四季轮回,却没有一天是快乐的,因此我更加悲伤于身为客人的苦楚。在这寂静的江城中,什么声音也听不见,只有梧桐树上的叶子显得格外萧索。
戎昱,生活在唐代,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苦短、乡愁的深刻思考。戎昱的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感,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客堂秋夕》创作于戎昱晚年,个人经历使他对远离故乡的游子心情有着深切的体会。这首诗正是对秋夜孤独情感的真实流露,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客堂秋夕》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篇“隔窗萤影灭复流”,以萤火虫的消失象征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北风微雨虚堂秋”,则描绘出秋天的寒冷与清冷,仿佛整个天地都在诉说着孤独的情绪。虫鸣声响彻整夜,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像是对诗人心情的回应,触动了他思乡的痛楚。
“以此方悲客游恶”一句,透出诗人对身为游子的苦恼与无奈,四季轮回却难以找到一丝快乐,使得孤独感愈加沉重。最后“寂寂江城无所闻”,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江城的宁静与梧桐叶的萧索,交织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戎昱对人生、对故乡的深切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孤寂,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游子生活的无奈,展现了秋天特有的萧索与忧伤,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慨。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是哪些?
A. 萤火虫
B. 梧桐叶
C. 北风细雨
D. 以上全部
诗人对身为“客”的感受是:
A. 快乐
B. 孤独与悲伤
C. 无所谓
D. 兴奋
“虫声竟夜引乡泪”中,虫声象征什么?
A. 欢乐
B. 乡愁
C. 宁静
D. 死亡
答案:1.D 2.B 3.B
《静夜思》与《客堂秋夕》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为直接,戎昱的则通过秋夜的情景渲染出细腻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前者豪放,后者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