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4:06
赠宜阳张使君
戎昱 〔唐代〕
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
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
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
倘令黄霸在,今日耻同年。
我暂时成为宜阳的客人,深知太守的贤能。
政务的变化使千里之外的风俗也随之改变,人们的生活承受着两重的压力。
旧城郭里多了新房屋,闲暇的坡地都被开垦成了田地。
如果黄霸还在,今天与他同年,真是羞耻。
黄霸是东汉末年人,以清白著称,曾任太守。对比古今的治理状况,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与怀旧。诗中提到的“贤”与“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理想执政者的向往。
作者介绍:
戎昱,唐朝诗人,生平较少,作品主题多涉及政治和民生,风格简洁明了,常以直白的语言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戎昱在宜阳担任客官期间,目睹了太守的贤能治理及其对民生的影响,表达了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思考,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赠宜阳张使君》一诗,通过对宜阳地方官张使君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忧。诗的开头“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太守的钦佩和对其治政能力的肯定。接下来的“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则揭示了政治变革对民生的深刻影响,暗示着即使在太守贤能的情况下,民众仍然面临着双重的生活压力。
在描绘宜阳的变化时,“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展现了地方建设的繁荣和农业发展的重视,表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最后一句“倘令黄霸在,今日耻同年”则令人警醒,表达了对历史上清官黄霸的怀念和对当今政治环境的失望,暗示着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治理的渴望。
整首诗在赞美与批判之间,展示了一个诗人对于政务与民生的深刻反思,兼具现实关怀与历史感,极具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表现对太守贤能的称赞与对社会现状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和对民众生活困境的关注,揭示了政治与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守是哪个地方的官员?
“倘令黄霸在”的意思是?
“人戴两重天”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