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和晦翁棹歌》

时间: 2025-04-28 04:22:08

诗句

云气藏山雪卷滩,地灵不与俗人看。

一篙略借秋崖便,九曲欲穷山雨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2:08

原文展示

又和晦翁棹歌
方岳 〔宋代〕

云气藏山雪卷滩,
地灵不与俗人看。
一篙略借秋崖便,
九曲欲穷山雨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色,云气弥漫,山上的雪覆盖了河滩,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大地的灵气不与世俗之人分享,只有少数人才能欣赏到这幅美景。船桨轻轻划过秋天的崖壁,似乎要将这九曲河流的尽头带入寒冷的山雨之中。

注释

  • 云气:指云雾缭绕的气象。
  • 藏山雪:形容雪被云遮蔽,山雪隐约可见。
  • 卷滩:形容河滩的景象。
  • 地灵:指大地的灵气,寓意自然的神秘力量。
  • :船桨,通常用来划船。
  • 秋崖:秋天的山崖,给人一种凉意。
  • 九曲:指曲折的河流,象征着旅途的艰难。
  • 山雨寒:指山间的雨水,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景纯,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体现了他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方岳游历山水之时,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灵气与世俗的隔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世繁杂的淡然。

诗歌鉴赏

《又和晦翁棹歌》是方岳表达对自然景色赞美的佳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神秘与美丽。开篇的“云气藏山雪卷滩”,以云雾遮掩的山雪,引导读者进入一个静谧而神秘的世界,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地灵不与俗人看”,突显了自然的独特与珍贵,暗示了只有那些心灵纯净的人才能领略到这种美。诗的后两句通过“篙”和“九曲”描绘了船行于山间的情景,展示了诗人游历的乐趣与秋天的萧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情。

整首诗情感深厚,意境优美,融合了山水的壮丽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方岳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气藏山雪卷滩:诗人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雪被云气掩盖,河滩的景色随之隐约可见。
  • 地灵不与俗人看:自然的灵气与美景并非人人可见,只有心灵纯净的人才能体会到。
  • 一篙略借秋崖便:在秋天的崖壁间,船桨轻轻划动,仿佛在借助山崖的力量。
  • 九曲欲穷山雨寒:在曲折的河流尽头,寒冷的山雨似乎预示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云气”、“地灵”等意象,营造自然的神秘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然,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气: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神秘。
  • 山雪:代表着宁静与纯洁的自然之美。
  • 地灵:寓意自然的深厚与灵性。
  • 秋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九曲:暗示人生的曲折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地灵不与俗人看”意指什么? A. 自然的灵气与美景不对所有人开放
    B. 大地的灵气无处不在
    C. 俗人无法理解自然的美
    D. 所有人都能看到自然的美

  2. “云气藏山雪卷滩”中,诗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方岳的《又和晦翁棹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山水的美,但方岳更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山水诗研究》
  3. 《方岳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 次韵明仲畦字韵诗 次韵茂元茉莉花诗二首 次韵茂元茉莉花诗二首 次韵六四叔兰诗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舻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闻风而至 龙字旁的字 在内 顺坦 寂寂寞寞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声名赫奕 包含骋的词语有哪些 能屈能伸 包字头的字 归根结柢 阳历年 麦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中外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