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39
除夜
作者: 方岳 〔宋代〕
幸有牛衣暖似春,可曾半字日边人。
不知相国何为者,撩得诸公屋大嗔。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幸好有牛衣可以取暖,感觉像春天一样。可曾听到那个在阳光下的人说过半句话吗?不知宰相是什么原因,惹得大家都在屋内大声抱怨。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鸣,号白云,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注重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除夜》创作于除夕之夜,正值寒冬,诗人通过描绘温暖的牛衣与寒冷的外界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和对政治现实的无奈。
《除夜》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除夕夜的孤独与思考。首句“幸有牛衣暖似春”以温暖的牛衣引入,给人一种温暖的希望,但随即转向对现实的反思,提到“可曾半字日边人”,不仅仅是在问世事,更是在追问那些高位者的冷漠与无知。
接下来的“相国何为者”则进一步揭示了政治的不公与世态的炎凉,诗人对宰相的质疑显得格外尖锐,暗示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撩得诸公屋大嗔”中,诗人通过描绘大家在屋内的愤怒,表现了人们对政治现状的不满与失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温暖的渴望,反映出在寒冷和孤独中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牛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寒冷 B. 温暖 C. 权力 D. 孤独
诗中提到的“相国”指的是哪个角色?
A. 农民 B. 官员 C. 宰相 D. 学者
诗人在表达对现实的态度时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反问 C. 比喻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