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6: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29:35
黯苍然暮霭,独徙倚山中归路。曲溪断峰,秋声都迸住。怅怅回顾。寂寞来时径,翠微横绝,下隔横波渡。扁舟一棹方容与。窈渺潭深,咿哑橹缓,伊人载归何处。早迷茫晚色,遥合烟树。徘徊谁语。漫邛须自赋。古步平芜际,难记取。连宵几涨新雨。更添教渡口,乱流无数。凉飔起叶飞如许。遥指点峡畔桥高水远,溯洄休去。惟应悔采药迟误。且莫辞暝立疏林外,看云少伫。
黄昏时分,天空阴沉,孤独的我倚靠在山中归家的小路上。曲折的小溪与断崖相伴,秋天的声音在这里凝聚。回头望去,心中惆怅。一路上寂寞的走来,翠绿的山峰横亘在前,隔着波光粼粼的小渡口。轻轻划动的小舟让我似乎找到了归处。潭水幽深,橹声缓慢,伊人不知已载向何处。晨曦朦胧,夜幕降临,远处的烟树渐渐融为一体。徘徊在此,谁能与我倾诉呢?漫无目的的游荡,须得自己作词作赋。古老的步伐在平坦的荒草边缘,难以记住。连夜的雨水不断上涨,更添了渡口的混乱。凉风起,树叶飘飞如同这般情景。远远指向峡谷旁的高桥与远水,溯流而返已无可能。只应悔恨采药的耽搁。且不要辞别,夜幕降临时立在稀疏的树林外,看看那云彩少许停留。
魏元旷,现代诗人,擅长抒情诗和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且富有哲理。他的诗歌常反映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向往。
《六丑 题万松居士赠待渡图》是魏元旷在游历山水时写的,受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启发,表达了对归途的思考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开篇的“黯苍然暮霭”,就将读者带入了一幅黄昏时分的山水画卷,浓厚的秋意和阴沉的天空映衬出一种孤独的心境。诗中反复出现的“回顾”、“怅怅”等词语,渗透着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仿佛在寻找过去的回忆与归属。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曲溪、断峰、翠微等自然元素不仅描绘了山水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尤其是“扁舟一棹方容与”,象征着诗人渴望归家的心情,但又因“伊人载归何处”而感到迷茫。诗的后半部分,随着“凉飔起叶飞如许”,显得更加生动,仿佛一阵凉风吹拂过树叶,带来了更多的思绪。
整首诗在色彩和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有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在自然中独自徘徊,既是对外界的观察,也是对内心的探索,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
黯苍然暮霭,独徙倚山中归路:
曲溪断峰,秋声都迸住:
怅怅回顾:
寂寞来时径,翠微横绝:
下隔横波渡:
扁舟一棹方容与:
窈渺潭深,咿哑橹缓:
伊人载归何处:
早迷茫晚色,遥合烟树:
徘徊谁语: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归属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尽管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诗人却常感到孤独,思绪万千,反映了对生命与归属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的“扁舟”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凉飔起叶飞如许”,描绘了____的场景。
判断题:诗人对自然的描写充满了温暖与希望。(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