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21:2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1:27:56
见我淮南初召西,重来学馆尚栖迟。
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
饮罢玉山方突兀,赋成笔陈已淫夷。
霜荷叶叹青衫旧,闻子修身自畏知。
我第一次来到淮南,正好受到了西风的召唤,
再次回到学馆,却仍然停留得很迟。
不允许我隐居于三径之中,
只好在一枝上低飞,聊以自娱。
饮酒过后,玉山显得更加高耸,
写下的诗篇已经显得有些荒唐。
霜打的荷叶让我感叹,青衫已旧,
听说你修身养性却自觉羞愧。
晁补之,字叔明,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曲,作品以清新秀丽和深情著称。他的诗词往往反映出个人的情感和自然的美。
此诗写于诗人再次回到学馆时,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学术追求的坚持。正值风雨交加的季节,诗人从个人修身的角度出发,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与自我修养之间的矛盾。
这首诗通过对隐逸与学道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开头提到“淮南”和“西风”,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和个人命运的变化。接着,他表达了对学馆的依恋和未能及时归来的惆怅,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未容小隐通三径”一句,体现出诗人的无奈与渴望。他希望能找到一处静谧的栖息地,然而现实却不允许他这样做。通过“卑飞共一枝”,诗人以谦卑的态度面对无法达成的理想,表现出一种自我解嘲的豁达。
后面的“饮罢玉山方突兀”意在表达在饮酒后的清醒与迷茫,诗人的创作欲望与实际困境之间的落差愈加明显。“霜荷叶叹青衫旧”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岁月的洗礼中感受到自我修身的艰难与无奈,最终以“闻子修身自畏知”自勉,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学术追求的坚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修养的思考与反省,抒发了对生活和时间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中提到的“淮南”是指哪个地方?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霜荷叶”在诗中象征什么?
晁补之与王维的诗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王维的作品更加强调自然与心灵的融合,而晁补之则更多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反思。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思考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