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1:0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1:07:14
游广福寺
作者: 胡志康
兰若幽深与世违,酒阑重觅未斜晖。
篮舆绕入花边路,布衲趋迎竹下扉。
清籁敲风和梵奏,独槐笼榻涨烟霏。
吟栏倚遍诗成处,不觉金莲映月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广福寺的情景。诗人来到一个幽静的兰若,与世俗喧嚣隔绝,正值酒宴快要结束,寻找最后一缕余晖。乘坐小舟绕过花丛的路,迎面而来的是穿着布衣的僧人,向他打开了竹林中的门。清风吹动竹林,伴随着梵乐的敲击声,独自坐在槐树下的榻上,烟雾缭绕。吟诵的地方,诗篇已成,仿佛不经意间,金色的莲花在月光下闪烁着光辉。
胡志康是宋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山水田园的情趣,风格清新脱俗,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此诗创作于作者一次游览广福寺的经历之中,表现了他对幽静寺院的喜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游广福寺》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广福寺的幽静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首联“兰若幽深与世违”,开篇就设定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第二联则通过“酒阑重觅未斜晖”表现出诗人对宁静时光的珍惜,以及在酒宴过后仍然留恋余晖的情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描绘的场景愈加生动,乘舟游览的意象与“布衲趋迎竹下扉”的细节,表现出与僧人之间的亲近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清风和梵乐的自然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这座寺庙之中。
最后一联“吟栏倚遍诗成处,不觉金莲映月辉”,结尾的意象回归到月下的金莲,象征着诗人通过诗歌与自然的深切联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整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邃,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平和的追求。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他超脱于尘世的态度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
“兰若幽深与世违”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感
B. 寺院的幽静
C. 世俗的喧嚣
“不觉金莲映月辉”中的“金莲”代表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吉祥
C. 诗人的情感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山水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超然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