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11:34
方提干有端石砚池狭不能容水予携以归令匠者广之疑其不返也书来见督以诗解嘲
端溪有石紫玉润,未遇良工失追琢。
眇哉池面劣容指,水至不能容一勺。
灊山道人请归治,要使墨池少开拓。
每烦健步远来徵,事必不然空臆度。
子如不忘一块顽,予亦敢负千金诺。
会令合浦看还珠,岂忍荆山长抱璞。
一毫不敢我非有,万顷难量子宜学。
闻道年来好说禅,初机最忌多贪著。
认为己有已大谬,久假不归非爽约。
均之在此犹在彼,弟兄四海何曾各。
笑倾万斛付江流,所有尽空心境廓。
请对使者一斧碎,与公少解贪痴缚。
这首诗写的是端溪的石砚,质地如紫玉般润泽,但由于没有遇到良工进行雕琢,未能充分展现其美。池面狭小,水流至此却无法容纳一勺水。灊山的道人请求我回去修整,让墨池稍微拓宽。每次我都要远道而来,实则无用,只是徒自臆断。若你不忘一块顽石,我也敢负千金之诺。将来能够让合浦的珠子再度显现,岂能忍心让荆山长久抱着原石。我一点也不敢说自己有,万顷的知识也难以度量你应当学习。听说近年来大家都在说禅,初学者最忌讳贪心过重。认为自己拥有的,实则是大错特错,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是对承诺的不履行。在这里与那里都是一样,兄弟四海之间又何曾各自分开呢?笑看万斛的水流入江河,所有的一切都化为虚空,心境也因此开阔。请让我用一把斧子将这贪痴的枷锁打碎,与您一同解脱。
朱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反映了对人性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此诗创作于朱翌对端溪石砚的体验之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埋没的惋惜,以及对个人责任和价值实现的思考。
朱翌的这首诗通过端溪石砚的描绘,传达了对潜在价值的重视与对贪婪的警惕。诗中以“端溪有石紫玉润”开篇,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展现出石砚的美丽,却因“未遇良工失追琢”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这一反差,恰如人生,很多人和事物在未被发掘之前,内在的美是不可见的。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眇哉池面劣容指,水至不能容一勺”表现出狭小的境地,象征着限制与不足。随着诗作的深入,诗人引入了“灊山道人请归治”的情节,强调了修整和拓宽的重要性,暗示要对自身的修养和潜能进行发掘与利用。
诗中反复提到的“贪”和“痴”,则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挖掘。诗人在此警示读者,尤其是初学者,在追求真理与智慧时,切忌贪心与执念。最后,诗人以“请对使者一斧碎”结束,表达解脱的愿望,展现了诗人对内心自在与明澈的追求。
整首诗围绕着对潜在价值的探讨,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内在价值的挖掘。同时,诗人通过对贪念与执念的警觉,倡导一种谦逊、学习与自我解脱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端溪石”象征什么?
诗人认为初学者最忌讳什么?
“合浦珠”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