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20
昭代人无弃,遐方住亦堪。
司分大火舍,官作世南男。
守拙休心匠,忘忧纵手谈。
平生不喜闹,所欠一茅庵。
在昭代的地方,没有人被遗弃,远方的居所也堪称可爱。
分配着大火的住所,官员们在世南的男儿中作官。
守着简单的品性,不必心思工匠,
忘却忧愁,随意谈论。
我一生不喜热闹,所缺的只是一间茅庵。
这首诗中提到的“昭代”可能指代古代的周代,强调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向往和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诗中提及的“茅庵”则象征着隐逸生活,是许多文人追求的理想栖息之地,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朱翌,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长于南宋。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华世俗的反思和批评。其作品多反映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朱翌初到曲江时,或许是在感受到曲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气息后,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喧嚣的厌倦。曲江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诗人借此表露出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热爱。
朱翌的《初到曲江六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对人情冷暖的细腻观察。开头两句通过“无弃”和“住亦堪”来表达对人际关系的温情和对生活环境的满意,暗示诗人对人性的美好信念。
接下来的“司分大火舍,官作世南男”,则透出对官场的讽刺与对世俗生活的漠然,诗人不愿被卷入繁杂的社会中,而更愿意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的心态:他选择守拙,忘忧,远离喧嚣,所需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茅庵。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也揭示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风格朴素而深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宁静生活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茅庵”象征什么?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守拙休心匠”中的“拙”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