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3:55
题仁义寺
作者: 吕午 〔宋代〕
寺以仁义名,当求仁义实。
只在毫釐间,遂分儒与释。
千载几万言,未能合为一。
大笑出门去,莫问成陈迹。
这座寺庙以仁义为名,然而我们更应追求其仁义的真实内涵。
只在毫厘之间,儒家与佛教便被划分开来。
千百年来,几万言的论述,竟无法将二者融合为一。
我大笑着走出寺门,不再询问过去的成就与遗迹。
作者介绍:
吕午,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社会伦理和哲学思考,尤其对儒释思想有深入的探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宋代,社会上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力都很大,但两者之间的分歧与矛盾也日渐明显。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仁义的思考以及对儒释关系的质疑。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仁义寺名义与其实际内涵之间的矛盾。诗中提到“只在毫厘间”,暗示着儒家与佛教的思想虽然有着微小的差别,却在某种程度上被割裂开来。诗人通过“千载几万言,未能合为一”来强调历代思想家、哲学家虽然多有论述,却始终无法将这两种思想融为一体,显示出思想交流的艰难与复杂。
最后一句“大笑出门去,莫问成陈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分裂状态的无奈与洒脱态度,似乎在说,对过往的成就与遗迹已不再关注,反而更看重当下的真实感受。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仁义思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儒释思想之间的矛盾与分裂,诗人对历史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仁义寺的名字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千载几万言”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吕午的《题仁义寺》更关注哲理思考,而王维则着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文情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