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再寄》

时间: 2025-04-27 15:35:36

诗句

樽酒遥期共细倾,孙郎假道莫贪程。

科名虽已追何仅,隐语尤当继子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5:36

原文展示

再寄
樽酒遥期共细倾,
孙郎假道莫贪程。
科名虽已追何仅,
隐语尤当继子荆。

白话文翻译

再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寄希望于将来能与友人相聚,畅饮美酒。尽管诗人已经在科举中有所成就,但是他仍然觉得追求名利的道路是有限的。同时,他想要继续传承隐秘的智慧和品德,像荆轲那样勇敢。

注释

  • 樽酒:酒杯,古代酒器,象征聚会时饮酒的情景。
  • 遥期:远期,指将来的某个时刻。
  • 孙郎:可能指代某位朋友或知己,具体身份不详。
  • 假道:借道,借助于某种方式或途径。
  • 科名:指科举考试中的名次,代表个人的功名。
  • 追何仅:追求的成果其实是有限的。
  • 隐语:隐秘的道理或智慧。
  • 继子荆:指荆轲,历史人物,以勇敢和忠诚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宋代诗人,生于动乱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洪皓的作品大多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再寄》是在作者思念友人、寄情于酒的情境下所作,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相聚的向往。

诗歌鉴赏

《再寄》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的“樽酒遥期共细倾”,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盼,酒作为友谊的象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联结。紧接着的“孙郎假道莫贪程”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他提醒友人不要贪图名利的浮华,而应珍惜当下的情谊。

后两句“科名虽已追何仅,隐语尤当继子荆”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功名的看法,尽管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意识到名利的追求终究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传承深邃的智慧和勇气,如同荆轲那样追求理想与信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理想与情怀,既有对友谊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樽酒遥期共细倾:表达了对未来与朋友相聚饮酒的期待,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2. 孙郎假道莫贪程:劝告朋友在追求名利的路上不应过于贪婪,强调珍惜友情。
  3. 科名虽已追何仅:反映了对功名的思考,尽管已获得名利,依然感到空虚。
  4. 隐语尤当继子荆:提到荆轲,强调传承忠诚与勇气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表现出工整的美感。
  • 比喻:将友谊比作酒,暗示友情的醇厚与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珍惜友情与追求内心的理想,反映了对名利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勇气和智慧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樽酒:象征友情与欢聚。
  • 科名:象征功名与理想。
  • 隐语:象征智慧与深邃的道理。
  • 荆轲:象征勇气与忠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再寄》中的“樽酒”象征什么?
    A. 名利
    B. 友情
    C. 时间

  2. 诗中提到的“孙郎”可能指代的是什么?
    A. 朋友
    B. 家人
    C. 对手

  3. 诗人对科名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无所谓
    C. 清醒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洪皓的《再寄》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饮酒的喜爱,但洪皓更多地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而李白则强烈地表现出对生命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网》
  • 《唐宋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又寄彭泽昼公 宜阳道中作 夏日寓居寄友人 寄普明大师可准 送人游南 寄镜湖方干处士(一作寄方干处士鉴湖旧居) 读岘山碑 送谭三藏入京 寄当阳张明府 荆门勉怀寄道林寺诸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论功受赏 矢人惟恐不伤人 包含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閐人 赢畜 邑字旁的字 包含借的词语有哪些 计出万死 贞靓 牵五挂四 撮科打閧 绞丝旁的字 累叶 钻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